高原上奔涌的生命电子

——记“坚守·奋斗杰出贡献奖”获得者郑荣梁

期次:第946期       查看:198

  1980年,郑荣梁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卫生学院生物物理系研究自由基致癌和抗癌机理,后来获得美国国家肿瘤研究基金会资助再次赴该室研究。



  采访日期:2019年10月10日    2019年10月25日

       采       访:陈 浩   任 妍

       录音整理:校报记者团  巢岐正 程钰凝 马和麟

       执       笔:任 妍
      

       原创·首发·独家


       郑荣梁研究了一辈子生命科学,

       从生命整体到生命局部,

       从生命局部到细胞,

       从细胞到分子,

       从分子到电子,

       他研究了生命的本质,

       看到了破解癌症的曙光,

       却没能打通最后一公里。


  从电子到分子,

       从分子到细胞,

       从细胞到生命局部,

       从生命局部到生命整体,

       郑荣梁未能感受到生命粒子在自己身体内的涌动,

       却活出了生命价值的鲜活与透彻。


       很多年后,回忆起历历往事,郑荣梁似乎仍能看到、进而我们通过他矍铄的目光似乎也能感受到当年北京街头的欢天喜地、北京大学的傲气风骨、兰州大学的坚守踏实、还有那酒泉戈壁的风和日、陇南深山的星与月,它们裹挟着时代气息滚滚向前,这时代气息渗透进每一个细胞里。
  

1.新中国首届本科生

       1931年11月,郑荣梁出生在历史文化古城江苏常州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做布店店员,母亲系小学教师,他在兄弟姐妹5人中排行老三。尽管小时候家庭生活境况比较窘迫,但父母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无论生活多艰辛都坚持供子女读书。也正是在母亲的影响下,郑荣梁从小学习就很好。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解放南京,不久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建国的消息便人尽皆知,但定都何处一时众说纷纭,“老百姓中传言最多的就是北京或南京”。时年他正在备战高考。
  六七月间,郑荣梁赴上海参加了北京大学和上海圣约翰大学、赴南京参加了中央大学(后改名为南京大学)的高考,所选专业均为生物。这三所大学都录取了他,只等他选中哪一所了。
  九月,新中国将要定都北京并将于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的消息传来,郑荣梁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北京大学,当即着手买票,“想在10月1日前赶到北京,亲身感受建国的盛况”,但是紧赶慢赶,到北京大学报到的日子已经是10月4日,错过了开国大典,这也成了他心中永远的遗憾。
  

2.读书养家须兼顾

       北大学术气氛浓厚,郑荣梁很快就沉浸并融入其中。
  “学习更多的是课本外、课堂外的”,因此,上课之余,他每天都扎在图书馆里,大量阅读了各种各样的书,“老师推荐的参考书我肯定都读完了”。
  此外,当时的北大就非常重视学术交流,常常邀请各学科领域的国际国内知名专家来校讲学,只要跟学科“稍微有点关系的”,郑荣梁一场都不错过,这也为他开辟了一块接触国际学科前沿的肥沃土壤。
  随着学识的不断积累和见识的逐步增长,大三的时候他渐渐意识到“一定要通过实验才能真正得到新知识”,他便主动找到几位老师表达了作为“小工”参与他们的科研实验的愿望,老师们欣然同意。
  郑荣梁从培养实验材料做起,逐步掌握了观察、测量、记录、作图等基本研究方法。
  到读大学的时候,父母处于半失业状态,家庭经济状况相比之前更为拮据,助学金只能部分解决伙食费问题。为了维持学业并照顾家庭,他现学现卖,把学到的新知识马上改写成科普短文,向《生物学通报》和《少先队报》等期刊报纸投稿。科普写作不但得到了稿费,而且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一举两得。
  不仅如此,郑荣梁的学识、人品也得到了《生物学通报》编辑部和《少先队报》编辑部的赞赏,在他毕业的时候争先邀请他到编辑部工作,甚至他已经答应了《生物学通报》编辑部,“当时家里已经艰难到快过不下去了,能到编辑部工作我当然是很愿意的”。
  看中郑荣梁的岂止编辑部。
  

3.新中国首届研究生

       在1953年毕业前的分配大会上,全体毕业生集中在大礼堂,老师逐一宣布每位毕业生的去向,“郑荣梁留校攻读研究生”(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