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校荣获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三项一等奖

    我校荣获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三项一等奖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黄河中上游水系发育与环境变化研究    主要完成人:潘保田 聂军胜 胡振波胡小飞 高红山 管清玉   潘保田教授领衔完成的“黄河中上游水系发育与环境变化研究”荣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该项目属于地理学研究领域,主要对黄河中上游水系发育与流域环境变化的过程与机制重大科学问题进行攻关,提出河湖系统袭夺重组的黄河 发育模式,揭示了其水系演化的气候动力背景,阐明了不同时空尺度下黄河中上游风沙与水沙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机制。系列成果为构建巨水系演化理论提供了新的概念模型,对黄河流域泥沙灾害治理,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科学支撑作用。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相互作用与物质能量代谢规律及其调控机制    主要完成人:邓建明 王根轩 刘建全冉金枝 戴鑫烽 贾 昕张炜平 王志强   邓建明教授领衔完成的项目 “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相互作用与物质能量代谢规律及其调控机制”荣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该项目属于生态学研究领域,对不同环境尤其我国西部极端条件下植物相互作用与物质能量代谢规律及其调控机制的一系列重要科学问题进行了攻克。揭示了干旱荒漠植物能量分配规律及调控植被格局动态变化的机理,提出了植物物质能量代谢速率的权衡理论,建立了植物动态生长和竞争的一般性模型,构建了估算植物种群最适密度理论体系。系列成果极大地发展了代谢生态理论体系,为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承载力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超导磁体研制设计中的关键力学方法及应用    主要完成人:周又和 王省哲 张兴义关明智 吴 巍 马力祯 周又和教授领衔完成的项目 “超导磁体研制设计中的关键力学方法及应用”荣获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该项目属于电磁固体力学研究领域。超导磁体是当前众多大科学工程装置高性能实现的基础,其力学研究是研制设计中公认的瓶颈科学问题。围绕关键力学问题,该项目取得了有效突破:自主研制并建成国际上首台超导线/带材的电磁热力全背景场测控装置;发明的新工艺制备出国际上电阻最低且强度最高的超导带材接头;发明了应变片高精度测量新技术,提出了基于应变的失超检测新方法和新判据;建立了多场耦合非线性力学的有效理论方法。这些成果促成了百余台超导磁体的成功制备,包括出口到美国,进而实现了我国超导磁体研制的力学设计与实验测量从 “0”到“1”的关键性转变。

  • 写写算算的信息人生

    写写算算的信息人生——访兰州大学2019年师德标兵张冠茂 原创·首发·独家   与张冠茂老师初次见面时,已是下午四点多。张老师刚下课就赶到了我们预约采访的地点,那时候他还没吃中午饭,“上午我和研究生在本部开完小组会议就12点多了,下午在榆中校区有五六节的课,就直接坐校车过来了,饿到现在也不感觉饿了”,张老师说着匆匆吃了块饼干,便和我们聊了起来。 忠诚于自己的决定   回忆起在兰大将近三十年的学习和工作生涯,张冠茂感慨良多。   1991年,张冠茂考入兰州大学电子与信息科学系无线电物理专业读本科。在校学习期间,他将时间充分利用起来看书、做实验、参与项目研究……长时间的积累让他的底蕴愈发厚重,付出的努力也终于收获了沉甸甸的果实。由于学习优异,在科研方面足够优秀,他获得了母校保送读研的机会。   199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张冠茂留校任教,“在我之前的师资研究生一个都没留下,我的师兄工作了大概一年走了,跟我一块本来应该留校的同学也走了。”2000年前后,华为公司向张冠茂伸出了橄榄枝,经再三思量,他选择了继续留在兰大,“我选择留下是因为我比较喜欢写写算算,做自己喜欢的研究,同时也喜欢高校相对单纯的生活环境。我本硕博都是在兰大攻读的,对学校是有感情的。兰大是我生活的土壤,我已是兰大的一部分。我希望兰大越办越好,能够跻身全球范围内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这是我的愿望。当然这中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需要兰大的老师和同学们长期的共同的努力。”张冠茂的决定同样得到了家人的支持。言及此处,张冠茂给如今的大学生提出建议:面临选择时要学会自己抉择,不要轻易受周围人的影响。   2007年,张冠茂博士毕业,同年晋升为副教授。之后先后指导硕士研究生28名,已毕业19人,在读9人,完成指导在职工程硕士毕业论文20人次。期间曾于2010年赴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UCF)光学学院(CREOL)之光通信研究组(OFC)进行访学研究。   他严谨治学,担任了两名本科生的莙政学者指导老师,所在OFC课题组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论文10多篇,主持完成一项工程硕士专业教改项目,获得优秀会议论文奖励两次。他勤于实践,担任了本科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指导老师,并指导本科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博创杯”嵌入式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两项,以及甘肃省特等奖五项,获得兰州大学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在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张冠茂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曾经担任过通信工程系系主任、四届本科生班主任及两届研究生班主任,多次被评为优秀个人、优秀指导工作者或优秀班主任,被学生们评价为“一位十分亲切而又认真负责的好老师”。 使专业课堂更生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张冠茂身体力行地诠释了这句话,“我就是因为喜欢当老师才选择了这份职业,和学生们在一起交流也很开心。”   信息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所以在教学工作方面,张冠茂从不敢懈怠,经常给自己“充电”,同时也鼓励学生们“充电”。他特别强调,实践才能出真知,希望学生们在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的同时,用与时俱进的态度和思维去思考,学会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接受吸收新的专业知识,同时希望同学们不要为创新而创新,不要抛弃现实去漫无目的地“创新”,要学会知微见著,围绕实际需要细致地加以构思。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对我来说,我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把我所掌握的这门专业课的知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大家。希望大家掌握这一个专业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相应的一套研究方法,从而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或者研究工作中能够处理所遇到的问题,这是我作为老师最为看重的一个方面。”   近几年,张冠茂主讲的专业课程有 《现代通信原理》和《光电子技术与光纤通信》,这是信息学院相对比较难的一些专业课程。他表示,这些课牵涉到很多其他的专业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路类课程、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等,同学们经常会觉得这门课比较难。   如何去“讲好”这些“比较难”的课程,张冠茂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见解。他认为讲透知识并贴切主题,将课程知识变得生动,不仅仅是需要讲些有趣的故事,更需要不断地寻找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学有所得。他经常会联系最新的时事、最新的案例去启发学生思考,课间经常给同学们补充一些新鲜的素材,如中美贸易战,他就给同学们看一些特朗普的讲话、任正非的讲话视频等等,并探讨其中与专业相关的问题,保证授课内容与时俱进、贴合实际。   此外张冠茂提及,由于专业课比较难,经常会有学生听不懂,很难连贯地讲下去,“遇到这种情况,一般我就会拽着大家走,相对地,我讲得多些,但是也会穿插着提问学生,进行一些互动,也会针对性地留一些课后作业。”他努力把理论知识讲得更好理解,讲方向与思维、讲过程与结果,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各样的专业比赛和社会实践,“我更希望和看重的是培养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就算同学们将来不在通信这个行业了,这些处理问题的方法也能够在他们新的环境里、新的方向上用起来”。 学生的引路人   对学生而言,张冠茂老师是带领他们进入专业领域的最好引路人。   张冠茂带队指导的信息院本科生叶振旭、白皓、郭杨志参加了2013年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NationalUndergraduate ElectronicsDesignContest),最终获得了国家一等奖,该奖项是2013年(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甘肃赛区188支参赛队伍中唯一的一项全国一等奖,也是自第六届(2003年)竞赛以来甘肃赛区唯一的一项全国一等奖,同时也是自第四届(1999年)竞赛以来我校获得的唯一的一项全国一等奖。此后,2015年他带队获得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二等奖,2016年、2018年带队又两次获得了“博创杯”嵌入式大赛全国二等奖,其中参与这些大赛的学生中有不少人被保送至北大、清华、港大等高校读研究生或者是被华为公司等国际著名公司录用。   张冠茂能给学生的除了进行专业指导外,更多的是给予信念上的鼓励和支持。在参加大赛之前的备赛期间,学生经常熬夜攻坚克难,越临近比赛、压力和工作量越大。作为指导老师之一,张冠茂总会陪着学生熬过最紧张的时段,提供专业方面的指导。   在比赛的过程中免不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张冠茂总是带领同学们一一加以克服。   2013年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拿到了甘肃省赛区特等奖,10月份接大赛组委会通知要在南京大学对抽中的参赛队伍进行复测,那时学校正在开校运会,张冠茂马上把手头的事情安排好,随即买好火车票,带着三个学生和作品从兰州赶往南京。由于时间临近,已经没有了兰州直达南京的火车票,一行人只好先连夜赶往西安,再从西安辗转到南京,全程硬座,所幸赶上了大赛作品复测的最后时刻。   竞赛考验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临场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当时国家队的测试环境对我们设备的要求非常苛刻。举个例子,红外光的传输测试过程,在省赛测试现场,老师们都会把窗帘拉上,避免其他杂散光的干扰,但在南京抽测时所有的窗帘都是拉开的,室内和室外的亮度是一样的,就看我们能不能克服,最终我们的作品还是通过了检测”,张冠茂回忆说。   提及以上的荣誉和成就,张冠茂付之一笑:“其实呀,我希望学生每一次都能拿到国家一等奖、国家二等奖和省特等奖,可是这个东西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的,但只要有机会我们还是会全力以赴去争取。此外,我个人也希望在专业领域能够有比较明显的进展,可是作为一个老师,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培养学生,希望自己的学生可以得到很好的专业科研锻炼,将来无论做工作、做研究都能够独当一面,做出更好的成绩,能够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真诚付出才能做学生最好的朋友   当问及对张冠茂老师的第一印象时,信息院辅导员周兵老师说到,“第一个就要数负责。平常他鼓励班上的同学做创新创业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也带着同学们拿了很多奖。他所带班级能在众多班级中脱颖而出,这与他在时间、精力上的付出,肯定是不无关系的。”   张冠茂是电信专业的老师,但目前担任班主任的却是计算机专业的班级。虽然都是信息学院的学生,但实际上“电子信息”和“计算机软件与技术”有很多不同之处。这就需要他对所带班级“特别关心”。   据2017级计算机一班的班长讲述,张老师非常关心学生情况,经常组织召开班会,同时在微信和QQ中与本班学生和学生干部保持联系,时刻关注着班级动态。每逢班级组织活动,他只要有空就会去参加。逢年过节或是赶上班级获奖,张老师也一定会在群里冒泡发红包,活跃班级气氛,激励学生再接再厉。对于班里那些因为倾注太多心血在各类大赛上、因而或多或少耽误了正常学业的学生,每次开完班会张冠茂总会把他们留下来单独叮嘱,希望他们在比赛和学习之间做到两者兼顾。   2018年5月的一天,班上的一名学生在球场上出了意外,被倒下的球门迎面砸伤,张冠茂得知后立即赶到兰大一院,与其他老师学生一起将该生送到了急救室,做各种医疗检查,并及时安排受伤学生住进了ICU病房。在该同学住院治疗期间,张冠茂一直关注着治疗情况,经常前往探望。在此期间,张冠茂的儿子因为打篮球脚踝严重受伤也需要就诊与陪伴,但他却一直连夜陪伴在学生的身边。“我是班主任嘛,一方面我是为了了解这位同学的恢复情况,另一方面我也尽量陪陪他的父母,给他们舒缓一下压力,以稳定和释放学生家长的紧张情绪。基本上我知道他的治疗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这位同学终于康复出院。

  • 用科普厚植创新的土壤

    用科普厚植创新的土壤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去年发布的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已达8.47%,进入快速提升阶段。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要超过10%,这一比例不仅是创新型国家的衡量标准之一,而且也是国际上公认的公民科学素质质变发展的关键节点,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将迎来“万众创新”的社会新景象。   公民科学素养是国家创新的群众基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日益推进,创新的作用也愈发凸显,创新促进科技进步、进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毫无疑问,创新之于科技进步由于木之根、水之源。随之我们自然而然会想到一个问题,由谁来创新?即创新的主体。“人才”二字的答案人人想得到,但是“人才”却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从“人”到“人才”,中间跨越的除了主观能动性,还有大脑的深度开发应用,后者在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更是不可限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因缺乏基本科学常识而做出的有违科学规律之事,例如屡屡发生的小儿推拿事故,我们在视为盲目从众之举之余,更是感慨公众缺乏基本的科学素养。由此,从科学知识出发的对大脑的深度开发就无从谈起,更何况,对大脑的深度开发本身就是一个科学问题,进而,创新发展、科技进步便是无稽之谈。   提高民众对科学知识的知晓度和认可度势在必行,科普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通俗而言,科普便是由具备科学的理论、方法和知识的少数人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知识武装那些不以科学知识本身为“饭碗”的或不具备基本科学常识的多数民众。如此一来很容易造成一个误区:科普只是科学知识的“灌输”,科普的内容也仅限于自然科学。实则不然,科普更重要的功能在于宏扬科学精神,使民众在掌握基本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能完善用科学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崇尚科学精神的内生动力。如此,脑与脑之间的理性对话有望取代“蛮不讲理”的大众趋向,每个人的脑力潜能得以充分挖掘和发挥,思维的火花在差异中碰撞闪现,进而源源不断地供给社会所需的人才资源,使创新具备坚实的群众基础。   即使民众的科学素养总体水平有所提高,但在科普方面存在的一些短板也不容忽视。调查显示,不同群体表现出明显的群体差异;公民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理解水平较低;公民科学精神欠缺等。这些短板的存在制约着民众科学素养的突破性进展,不利于科学精神的广泛宏扬,更是会制约创新发展目标的实现。   破解这些短板,离不开那些具备科学的理论、方法和知识或以科学知识本身为“饭碗”的少数人,而这些人要想在科普方面充分发挥社会合力,又离不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普机构及民间科普组织等。就高等学校而言,一方面,大学必须对其培养的学生———即未来的 “人才”———负责,不仅将其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更要通过教师授课、讲座报告、科研实践等多种形式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他们在全社会中成为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百分比的 “生力军”;另一方面,大学不仅是大学生的大学,更是社会的大学,因此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进行科普的社会责任,至少在办学所在地起到文化引领作用,开门办学、以文化人,让需求走进来、知识走出去、科学精神传播开来,一所大学的精神气质由此延展。   但是,科普必须是有效的。从本质上来讲,科普是提升人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调动发挥大众想象力的过程,其“靶向物”始终是推动科技创新。那些追求形式上科普而未能为催生科技创新提供养分的科普,只能视为无效科普。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有效科普首先要足够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其次需循序渐进、喜闻乐见。   民众的科学素养有效提升,社会的创新发展自是水到渠成。

  • 兰州大学报获六项大奖

    兰州大学报获六项大奖   本报讯 12月23日,中国高校校报2018年度好新闻评选结果发布,《兰州大学报》选送的六项作品全部获奖。   此次评选中,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共收到来自28个省市自治区724所高校报送的3843篇作品。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系全国一级协会,“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奖”是全国高校校报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