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原上奔涌的生命电子

    高原上奔涌的生命电子——记“坚守·奋斗杰出贡献奖”获得者郑荣梁   (上接3版)是郑荣梁和胡晓愚找到了时任校长胡之德,请求300万的经费支持,“相对于研究开发一个药物来说,300万并不算多”,但相对于当时兰大的经济状况而言,这实在不是一个小数目,胡之德表示“无能为力”。   尽管没有得到学校经济上的支持,“但幸而胡之德校长治校开明,同意并支持胡晓愚从校外谋求资金”。   最终,一位海南的实业家给胡晓愚投资300万进行药物研发并得以成功,在非典爆发时成为紧俏药物。   郑荣梁给予胡晓愚的支持远不止这些。   在胡晓愚从副教授晋升教授的时候,因其发表的SCI论文篇数未达到学校规定的篇数要求,未通过学校有关职称晋升的第一轮讨论,郑荣梁比胡晓愚还要着急,他找到了时任校党委书记刘众语,替胡晓愚申诉道:“他固然只有一篇论文且是第二作者,但首先是第一作者是他的导师罗杰·吉尔明教授,吉尔明教授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不可能越过导师成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这难道不算特例吗?其次是他的这一篇论文里合成的是23个氨基酸,这要在我们国家,合成两三个氨基酸就可以发表一篇SCI论文,也就是说他的这一篇论文可以拆成十篇,但索尔克研究所不允许,咱们到底重数量还是重质量?”刘众语当即表示承担责任,并向职称评定组说明情况,得到了大家的一致通过,胡晓愚得以晋升为教授。   胡晓愚也不负郑荣梁、贾忠建所望,在多肽领域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曾获得甘肃省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甘肃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开发胸腺多肽作为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物在1997年取得了卫生部的新药证书,上市后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完成ThymiCrelatedPeptides,Deltor鄄phins等50余个生物活性肽的合成及生理效应测定;制备具有顺磁性的AngiotensinII及其他生物活性多肽,并开发成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用2DNMR法推导出An鄄giotensinII及DeltorPhinII的三维结构。 15.备课讲课“十比一”   自1958年来校工作至2005年退休,郑荣梁在兰州大学工作时间长达47年,在此期间除了科学研究方面的收获建树,在教学方面亦是硕果累累。   1959年夏天,郑荣梁从陇南文县返校后,即被安排讲授《生理学》课程中的神经生理和运动生理两个章节,并带实验课。后结合科研工作又先后开设过 《放射生物学》、《自由基生物学》、《量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等多门课程。   他讲课有个习惯,从不照本宣科,喜欢自由地讲,顶多列一张纸的提纲,即使是第一次登上讲台也是如此,“我在上学的时候就不喜欢照本宣科的老师,所以我要求自己不能做那样的老师”。这也得益于北大教学的特点:“北大上课就不太讲教科书上的内容,除了经典的和最重要的内容外,侧重讲新知识”。加之在郑荣梁上学的时候北大就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专家讲授的往往都是最前沿的学科进展,“所以我也有一些学科前沿的知识储备”。   为了能在课堂上融会贯通、肆意挥洒,郑荣梁往往在备课时下足了功夫,查阅资料看文献,“基本十比一”,即讲课一钟头、备课十小时。   多年来,郑荣梁先后培养博士研究生32人、硕士研究生33人、博士后5人,其中不乏佼佼者。   刚刚从美国引进回到中国、现任药明康德公司生物医学工程部主任的顾继杰,发现了肿瘤抗原抗体,是国际上研究肿瘤免疫学的创始人。   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的张红,主要从事重离子加速器治疗肿瘤方面的研究,获萨本栋应用奖,被推荐参加201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的国庆阅兵观礼。   现任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的康九红,从事再生医学方向的研究,为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干细胞重大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科技部青年科技领军人才,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任建国,从事肿瘤复发和转移机理及抗癌筛选的研究,兰大生物系硕士毕业后前往清华大学读博士,后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现为美国Ailoron制药公司首席科学家,Entrada制药公司资深首席科学家。 16.读书有味身忘老 2005年,郑荣梁、贾忠建终于以75岁左右的高龄退休。   退休后郑荣梁其实也并没有真正闲下来,仍然笔耕不辍,先后编写出版了《自由基生物医学》(台湾艺轩图书出版社)、《健康年轻就这么简单》(台湾艺轩图书出版社)、《长寿密码———抗衰老新解》(中国工人出版社)和《抗癌有新招严控活性氧》(人民卫生出版社)四本书;并应邀在校内外开展50多场有关抗衰老、防癌、健康生活等方面的科普讲座。   如今,郑荣梁的眼睛已经不允许他长时间阅读或看电脑,走在户外都需要戴墨镜,但他仍然没有放下他钟爱的教育科研事业。   每天,郑荣梁都坚持尽可能地上网阅读最新研究成果,看到感兴趣的内容或有自己的见解,他每每都会分享到研究生微信群里,就像他当年每逢出差必定参观所到国家或城市的图书馆和科技博物馆,回来的时候不仅跟学生分享所见所闻,而且总是带回来满满一箱书供学生学习查阅一样,“一定要让学生走在科技最前端”是他信奉的科研“信条”。   言及此处,郑荣梁说道:“兰大目前开展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研究工作就是一条非常好的道路,及时抓住了西北特色,涉及到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如果再更加注重开放、形成更好的学术氛围,兰大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记者手记】 对郑荣梁老师的采访先后进行了两次,每次都逾3个小时。采访间,他较强的记忆能力、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缜密的信息组合能力和对诗词经典信手拈来的能力,无一不令我对这位88岁高龄的老先生暗暗叹服。采访后,我们整理出了近10万字的录音文稿,经过阅读从中滤取出了有用信息、搭建起了写作的基本框架,然后完成了22000余字的初稿,之后便更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了。初稿发给郑老师后,他在8天之内完整地修改了3遍,甚至深夜三四点还在秉烛疾书,每一遍都在信纸上逐条手写下自己的修改意见,修改意见达29页、161条之多,终以此定稿,其认真程度可见一斑。   全文写完,作为一名生于和平年代、长于国家强盛时期的后辈,似乎跟随郑老师的记忆从那个年代“游历”而来,过去所学历史知识以更为鲜活具体的姿态一一呈现在他身上,使人通过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个体切实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也体味到了时代浪潮滚滚向前不可阻挡的豪迈与平凡,郑老师正是这浪潮中的浪花一朵。无论恰逢春光还是暖阳,无论遭遇狂风还是海啸,这朵浪花都充满着豪迈中的激情、平凡中的踏实,奋力涌跃在时代的每一点、每一段、每一个篇章。   正如郑老师自评曰:坚守三尺讲台一生,穷究生命奥秘半途。

  • 18米见方的快乐

            原创·首发·独家  2019年女排世界杯9月14日至29日在日本举行,卫冕冠军中国女排10连胜提前夺冠,获世界杯第五冠、三大赛第十冠!  回想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女排的“五连冠”不仅打破了当时别国对排球的控制,而且诠释了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的“女排精神”;民众看中国女排比赛,享受的不仅是竞技体育带来的愉悦感,更是重拾民族自信的自豪感。这样的故事和精神深深地埋在了一个当时只是10岁出头的少年心中,他渴望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国家运动员,有朝一日在赛场上为国争光。  如今,作为兰州大学体育教研部党总支副书记、兰州大学女子排球队教练的他,从事着女排队训练及体育教学工作,以另一种方式继续着少年时的梦想。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他———兰州大学2019年师德标兵冯涛。训练记录本       冯涛有一个笔记本,上面详细记录着训练注意事项和训练计划。平时有空的时候,他会通过观看排球类视频以及网络资料来提升改进自己的专业水平,并在每次赛前集训前,将提前记录在训练本上的训练计划、训练重点以及队员需要着重注意的事项一一说明,使队员在训练前对于自己的训练任务与方向有较为清楚的认识。  对待体育训练,冯涛始终一丝不苟,并通过不断学习更新已有的专业知识,进行科学训练。  “在老师的办公室里,我们经常看见他在反复看我们比赛、训练时的录像,发现问题就及时记录下来,然后再针对性地找解决问题的训练方法,为我们制定更好的训练计划”,张明华(经济学院2019级研究生,2014年进入兰州大学女子排球队,担任接应角色)在谈到老师的训练方法时这样说道。  为了让队员们清晰自己的努力方向,冯涛会在每学期刚开学、假期集训以及比赛结束时召集大家讨论,让队员们进行经验教训的自我总结,以此来促进队员们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魏佳欣(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2016级本科生,担任女排自由人角色)说道:“每次比赛结束,我们都会召开总结会议,冯老师会先让我们每一名队员进行发言,总结个人的不足与需要学习的经验,然后他会拿出自己的笔记本,将事先总结出的我们的问题,逐一进行讲解。”  高水平运动员的假期通常都是在集训中度过的,女排队员们每次集训前,冯涛都会在开会时将比赛任务、集训方案详尽地告知队员,“诸如我们有什么比赛任务、前几天进行恢复训练、中期逐渐加量和练好个人单项、后期要打好配合和注重团队协作等训练重点,然后再进行训练”,祖雪薇(我校管理学院2017级本科生,担任女排主攻)如是说。  冯涛注重科学训练,更重视现场教学,“冯老师在训练的时候会把动作的原理讲解清楚,比如在我们打配合的时候,老师就会强调我们队伍的特点是打整体,重要的是队员之间的默契及配合,通过各种战术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以便我方达到突破的效果”,魏佳欣说道。  帽檐上的汗珠       2019年暑假,冯涛在甘肃省第四届大学生运动会中担任排球项目裁判长。排球项目是从7月12日到22日,在这期间,冯涛一直坚守在比赛场地,早上6点半就到比赛场地,每天工作9至10个小时,一同去的裁判员侯婷(经济学院2019级研究生,2013年进入兰州大学女子排球队)说:“老师的工作量是我们的4至5倍,可对每件事都特别严谨、细心,由于我负责赛后的场地布置与成绩公告,有一次晚上9点比赛结束,12点我才把整理好的成绩结果发到群里,而因为细节多,我漏掉了一项两分的成绩,冯老师在凌晨一点多钟回复我,指出我的失误,第二天起床之后我才看到老师的消息。”  在排球项目决赛的时候,冯涛为了防止赛场出现裁判误判、漏判等情况,一直在烈日下盯着比赛。  正值炎炎酷暑,一场比赛3个小时,冯涛要连续盯2场比赛,衣服后背完全湿透了,甚至连帽檐上都挂着汗珠,“我感觉自己都快要中暑了,劝冯老师进去休息会,但他还是坚持把两场比赛盯完”。  冯涛对裁判员的专业素养要求很高,“裁判员要具有精湛的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是他给裁判员们培训时常挂到嘴边的一句话,比赛过程中如果看到手势不规范、误判的裁判员,冯涛都会立即指出。  在兰大女排队员中口口相传着这样一段真实的过去:2006年,兰大女排只招到2名队员,往届队员随着毕业离开,这2名队员就成了女排的唯有的力量,而进行排球团队训练最少也需要6个人(1名二传,2名主攻,2名副攻和1名接应),即使这样,冯涛依然带着这2名队员进行排球教学与专业训练,那段时间,他承担了队里所有的工作,“有了冯老师的坚持,才有了兰大女排的今天”,张明华回忆道。  渐渐地,招到的队员越来越多,直到后来的10多人。  女排每天都会训练,而训练场地也都在榆中校区,每次训练冯涛都会在现场,尤其是练习防调的时候,常常是冯涛一人打全队。  防调是排球训练的基本科目,主要练习扣球能力和排球熟练度,3至6人一组,队员们分为3至4组,每一组防20个,每个队轮流进行,“我们是轮着的,但冯老师却一直在打,所以每训练一次冯老师差不多要扣球上千次,汗水湿了衣服是常事”。  温馨的生日蛋糕       “冯老师记得我们每个人的生日,给我们买蛋糕,训练结束时我们就在训练场馆里一起切生日蛋糕,唱生日歌,许多时候他都会在身后给我们提供很多支持,让我们感到很温暖。”谈起平时,侯婷这样说道。  本学期女排第一次训练时,冯涛特意买了葡萄分发给大家。  每到过节的时候,冯涛也都会给队员们买节日礼物,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这几乎成为女排的“定例”。  魏佳欣说:“老师经常会给我们从家里带一些家乡特产和一些零食,比如各种水果、小麻花、花生糖等等,2016年中秋节的时候,老师带了一个特别大的五仁月饼,足够我们十二个人的量,训练结束老师拿出来的时候,我们感到很惊喜,又倍感温暖。”  侯婷在本科一年级报到的时候,刚下火车发现银行卡、钱包都被偷了,“因为我是一个人来兰州,父母不在身边,顿时感到崩溃无助,冯老师知道后垫付了我的很多费用。许多可能遇到的麻烦都事先替我考虑、安排好,并且说了很多安慰的话,让我感到自己并不是孤立无援的,直到我‘十一’回家。九月份整整一月的照顾,让我很感动。”  冯涛特别关心队员的身体状况,每次训练的时候哪位队员状态不佳,他都会仔细询问。有一次祖雪薇因为龋齿,训练时就忍着牙痛,很快冯涛便看出了她的异常,找她谈话,并给她介绍牙科医生,详细告知路线和地点。  2017年寒假,女排前往甘肃康县集训,有一天夜里魏佳欣突发肠炎并伴有发烧,凌晨一两点,冯涛还在不断向与魏佳欣同宿舍的女排队长询问魏佳欣的情况,并嘱咐队长照顾好她,“当时正是大一,刚离开家,凡是父母做的事情老师都会去做,就感觉像自己的父亲一样,特别感动”。  埋藏心底的情怀       冯涛出生于1971年,在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在起步阶段,中国女排却走出国门,一举夺魁,顿时间提振了国人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成为祖国现代化事业初期凝心聚力的精神旗帜,女排冠军郎平更是成为全民崇拜的偶像,在振兴国家、体育强国的文化环境之中耳濡目染,冯涛从小就热爱体育运动,渴望自己成为下一代国家运动员,在赛场上为国争光。初一的冯涛身高1.78米,新生排队报到的时候被兰州一中的体育老师一眼看中,进而被选拔进入兰州一中排球队,由于身高的缘故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初二他就成为兰州一中排球队的主力。  兰州一中排球队从1984年到1990年一直蝉联甘肃省排球冠军,这正是冯涛从初一到高三的阶段。  1987年,兰州一中排球队赴天津参加全国中学生排球比赛,获第八名。  但是,当时的甘肃省没有专业排球队,青年冯涛想成为一名专业的排球运动员的梦想“无处安放”,只能面对现实,转而树立了考大学的目标,幸运的是考上了西北师范大学体育系排球专业的本科。  1995年冯涛本科毕业,成为兰州大学女子排球队的教练,受王文刚(1988年-1996年兰大女排主教练)、宁慧铭(女排助理教练)等老教授的影响,冯涛养成了踏实谨严、执着敬业的精神和勤学多问、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优良品质。  正如他自己所言:“这小小的18米见方的排球场地,成为我最大的快乐,这里有一届届学生和老师共同付出的汗水和泪水,有我们的感情与回忆。”

  • 青春这座城

      原创·首发·独家       青春像是一座城,一座看不见出口也找不到入口的城,城里的人想出来,他们以为外面是自由,城外的人想进去,他们以为里面有光亮。城里城外,大家各怀心思,互相仰望。  青春这座城却不声不响,只是像个智者一般看着各色的人在各色的圈子里彷徨挣扎。它的入口也好,出口也罢,从来都不曾服从于它自己,那不过是时间的玩物,自始至终都虔诚地听命于时间。  我也被围困在青春的城里,惶惶不可终日。人们诟病这一代青年人的形容词,在我身上得到了最合适的注脚。  “不思进取。”逃课、打游戏、睡懒觉,略显孤单地构成了我的日常生活,它们也曾试图拉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来壮大队伍,失败了很多次,它们才慢慢明白什么叫道不同不相与谋。  “性情淡漠。”如果说对陌生人的冷漠还能用内向这种不褒不贬的词语搪塞过去,那么对身边人的漠不关心就实在是连一个中性的原因都配不上。  “毫无责任感。”我总是能为自己的懒惰、拖延、堕落找到无数的客观理由,似乎全世界,仅仅除了我自己,都将实现我的糟糕人生作为毕生的奋斗目标。  我活在青春这座城里,做着泡泡色的美梦。我想去云南看看洱海的月和苍山的雪,想在塞纳河畔的咖啡馆遇见来来往往形色各异的人,也想在北极的黄昏里和因纽特人跳上一支舞。我想蜷在摇篮里安静地看看书,也想在星空房里做一场童话般的梦。我想去遇见一个人,去走一些路,去成为自己一直仰望的那种人。  可我也只是想着,想着……我站在城里,望着围城外的世界,那里一片繁荣昌盛,一派灯火通明,所有的人都精致亮丽,自带光芒,或悠闲地踱步,或肆意地跳舞,或热烈地交谈,或优雅地品茗……我羡慕着,也仰望着,可我知道自己没能力冲出这厚重的围墙。就算要冲,我也不知从哪里冲起,又该冲向哪里,是加入交谈的人群,是成为舞者的一部分,还是一个人静静地在角落漫步?  我没有答案。没有答案。我收回羡慕的目光,缩回围墙里的角落,想要忘了外面这场盛世。  可是城里又何尝不是吵闹得厉害?这群青春的人呵,他们眼里带光,他们步伐矫健,他们都是命运的宠儿,他们都是天之骄子。他们带着家人的期盼、师长的希望,在心里种下了一颗要彪炳史册的种子。热闹是他们的。他们是热闹的。我只是怔怔地看着,看着他们欢笑,看着他们向上。  我缩在角落,翻出《肖申克的救赎》来看。上一次看的时候还在读初中,看到结局只有一星半点的感动,这感动也很快就溜得无影无踪。  而这一次,我却不受控制地泪流满面。多厚的墙啊,七千多个隐忍的夜晚啊,一把小小的鹤嘴锄,就这样慢慢冲破了无边的囚牢。  泪流满面。  我选了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去了趟云南,那个我心心念念的彩云之南。苍山的雪,洱海的月,泸沽湖动人心魄的美丽,在我们相望的第一眼就俘获了我流浪的心。我遇到了一个人,同样没有归宿的心,同样仓皇失落的青春,终于找到了归依,喜不自禁。一路漂泊,一路赏玩,终于走到了故事的尽头。我们谈了安迪,我们谈了青春这座密不透风的城。我们再一次为安迪的执着流泪。我们决定要冲破青春这座迷惘的城,像安迪冲破囚牢一样。  挥别了彩云之南,我一路向东,她一路往北,我们都回到了自己的生活圈。放下了游戏,无心与被窝纠缠,我的眼里开始有了色彩,我的脚步开始轻盈。开始有人以我为傲,我终于也成了别人的希望。  我又爬上了青春这座城的顶楼,和某个笑起来很好看的女孩子,我们的心被外面那光怪陆离的世界死死地勾住了,“我以后要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我用右手的食指笔直地指向了正在激烈讨论的那群人。我仿佛看到他们的思维在人类学术史上开了花,也结了果。“我想加入跳舞的那群人。”女孩的声音温柔而坚定。我们相视一笑,回看城里。  好一派昂扬向上的壮丽场景。是青春的颜色,积极而绚烂。  青春依然是一座城,城里还有人向往城外,城外也还有人向往城里。可我却逃离了被围困的日子。所谓围墙,不过是自己给自己画的牢笼,一旦决心冲破,这墙就会土崩瓦解。  我安心地守在城里,对于出城的日子,不渴求,也不排斥。  时间会给出所有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