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先行者“

    文化“先行者“ 聘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杜秀英授课 在莫高窟开展导览与互动活动 青城古镇小导游活动 和老年协会志愿者共同绘制古村地图 组建儿童小分队标识濒危古民居 和土族妈妈一起设计刺绣产品 与贤孝艺人交流 妇女民歌会 (上接3版) 固族、平凉回族、甘南藏族、兰州七里河东乡族、临夏保安族、天祝土族、陇南白马藏族为项目实施点开展了“板块化”活动。   早在2010年,文化行者的志愿者们进入文县的白马藏族社区,便开始了文化扶贫的工作。从当地群众那得知,承载了民族信仰的白马庙在汶川地震中倒塌了。由于年轻人外出打工,迟迟未能修建。基于此的池哥昼、火圈舞表演也基本中断了。   于是,文化行者勇敢地承担起修复白马庙的重任。“我们不以专业为考核标准,而主要看他对志愿服务的兴趣。”当然,因为合唱团以及图画绘制的需要,社团每年也会按比例招一些有一技之长的志愿者。白马庙的重建正是他们尽显“神通”的关键时刻。   在当地老人的指导下,他们将砖块错落有致地搭建起来,吊顶、绘制壁画。40天的时间,20多人在山顶风餐露宿。最终,白马庙焕然一新了。它凝结着志愿者与当地群众深厚的友谊。   文化行者在白马藏族社区的成功实践,为进一步推广奠定了基础。   在其他几个社区调查走访过程中,文化行者们仔细考察了妇女的受教育程度,将其分为文盲、半文盲进行课程培训。对于前者,志愿者先从妇女自己的名字、家人名字及家庭住址教起;对于后者,主要是引导其阅读养殖及农业方面的书籍。此次培训活动,参与人数累计达到70人次,30人学会写自己名字,20名学会写自己及家人名字,10名妇女学会写自己、家人名字及家庭住址。   “那天去银行取钱,忘记带印章,正在犯愁之际,恍然大悟。我已经学会写名字了呀,于是,在票据上工工整整地签下了,银行人员都夸我呢!”参加识字班的禹春霞阿姨自豪的心情溢于言表。   对于针线活较熟练的妇女,文化行者也是充分发挥她们的技能。在天祝土族社区,当地有一种非物质文化———盘秀,但现在的传承令人堪忧。于是,志愿者请当地的老艺人做一些示范课程。   团队里药学、公卫、基础医学院专业的志愿者也会普及卫生健康方面的知识。毫无疑问,在做培训前,这些资料都会仔细核实。   志愿者还会讲解微信的使用、农村的家庭教育等,当地妇女的参与性比较高。   此外,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也是文化行者团队接触比较早,做得比较成熟的一个发展项目。然而,这条探索之路也是历经艰辛。   “大学生帮我们装修房子,能做好吗?”   在白马藏族社区,志愿者尝试打造以自然生态和民族风情为主题的特色民宿、家庭旅舍。然而,想法一出,质疑声就此起彼伏。几经协商,终于有两家居民前来报名,这令文化行者兴奋不已。他们从屋内装修到菜单制作都精心策划,提供规范化的服务培训。“比原来的收入涨了大概5000元”,李雷雷从老板那得知。   尽管小有收获,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发展模式仍处于雏形阶段。于是,文化行者又筹划建设 民 俗博 物馆 ,地点就设在村文化站或者村委,供游客参观。所陈列的物品包括服装、农具等,都由志愿者从当地收得,旁边标注捐赠者的个人信息。   博物馆屋内设计由文化行者负责,他们从当地寻找一些特色图案并打印,提前安排给具有绘画基础的志愿者,规定他们在暑假之前就绘好底稿,再用油漆上色。这期间大概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文化行者还与当地的村委、文化站等开展了公共文化活动,吸引、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2017年暑假,在白马藏族社区,志愿者们作为组织方举办了一场民歌赛。二十几个队伍以当地的传统民歌为参赛曲目,在两天的时间内同台竞争,由当地唱歌较好的老人、村干部等进行评选,获胜的队伍给予奖状、奖品。这其中,因为重修白马庙,志愿者获得了当地村委、学校校长的认同,他们非常热情地帮忙宣传海报、传单。   文化行者还关注了特色农产品开发,为白马藏族的花椒提供新的设计理念。在设计过程中,也是积极采用白马风格的元素,凸显民族特色。但是,“当我们再往更高的平台,比如工厂,或者电商进行推广,其实挺难的。”这也是团队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文化行者还以民族团结为主题开展教育活动,引导少数民族儿童了解我国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风俗等。   参与“童享计划”的儿童对活动的“满意度”高达92.72%,73.08%的儿童认为“民族文化艺术是自己拥有的资源”。   “母亲的艺术”评估显示:89.80%的妇女认定项目效果为“满意”。然而,作为学生社团,他们却忽略了校园活动在学校的影响。   “文化行者就是‘墙内开花墙外香’。”这是团队参加十佳校园文化活动时,评委给予他们的评价,也是李雷雷一直思考并尝试解决的问题。   为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团队也组织诸如文化遗产知识竞赛、辩论赛等培训活动;逐步开展少数民族传统饮食、服装、舞蹈的校园体验活动。此外,还以敦煌为主题进行文创义卖活动,主要以明信片和笔记本为主,加上志愿者的个人捐资,总共向莫高窟捐赠了6000元用于环境保护。 重拾丝路文化记忆   社团成立之初是从做文化遗产项目开始的。“我们的理念基本上没有变,只是我们项目活动的领域和范围在变。”从2014年开始,文化行者的志愿服务对象又重新回归文化遗产。5年的时间,他们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着最美好的青春乐章。   调研过程中,志愿者关注到了河西贤孝,并将调研报告反馈给当地的政府、文化部门,希望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具体的效果真得很难评估。”李雷雷感慨道。   实际上,有关河西贤孝的保护项目由来已久,早在2011年,由7名文化行者组成的河西调研队对此开展了调研活动。   2017年,志愿者完善了贤孝艺人年龄、住址、乐器以及掌握曲目的档案建设。   2018年,在武威市凉州区文化局的支持下,志愿者在市文化广场举办了演唱会,将贤孝进一步推向更多的受众,希望能帮助艺人增加一些额外的收入。   此外,贤孝唱词中很多涉及到了忠孝仁义,文化行者也会抽取一些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故事,比如包公断案,配上图片,再附加几个问题做成小读本,对学生进行教育。   “孩子们通过了解贤孝这种民间艺术,有更多的形式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志愿者也以贤孝为背景,在宣传墙上设计一些符合价值观的宣传语。   在谈到参加贤孝项目最大的收获时,李雷雷思忖片刻,想起甘肃文联副主席程金诚曾说过的“当文化行者们真正深入到农村田野,进入老艺人的生活情境时,他们才切身体会到了什么是社会人生,什么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什么是人生境遇与艺术追求的反差,这种体验的真切已经包含了某些对人生况味的哲理思考。这些感受不是书本中学到的,而是亲身体验的。”   依靠黄河码头发展起来的西固区河口村,也成功引起了志愿者们的关注。   在前期调研中,当地村民不懂自家门窗历史价值,竟然砍掉当柴烧,志愿者对其进行劝解时,“2000元,我卖给你们。”“不买的话,就免谈。”这让文化行者暗下决心,要对居民进行文化教育。   结合本专业的考古知识,他们梳理了村落从形成、发展、鼎盛到衰落的演变历程。   这是一部史话,用残存的片片砖瓦、渡口记录着。有一天,那尘封的历史记忆也终将被打开,让当地的人们重新认识它。   这中间,志愿者还组织了小导游培训,给小朋友们讲一些导览的知识,让他们带着游客参观古镇,每年大概有12人左右参与进来。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文化行者发现,团队志愿者本身的知识体系是不完整的,基于此,他们针对高年级的管委会发起了培训计划,请历史院的老师进行审阅。培训材料主要以期刊论文、出版书籍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行动要点为主,同时,也将文化行者的历届项目其他学校做得好的项目作为真实案例进行讲解。“通过学习大家认识到,青年人可以参与到哪些领域,以什么方式参与。”   “以前,我们可能会选择多范围、多学科的志愿者;在学习之后,会偏重于相关专业的,比如社会学或者对领域感兴趣的同学”中科院新疆坎儿井的案例让文化行者们逐渐意识到,自身学术背景和兴趣在项目实施中的重要作用。   在培训中,部分志愿者还会扮演小孩子,模仿他们在课堂上调皮捣乱的真实场景,以此来考验其他文化行者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每年大概有二三十人参与进来。   如今,古村落的“空巢”现象严重,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文化行者以景点为导向,设计观览图,让他们参与录音,再经过后期的视频剪辑最终转化成语音二维码。   只需轻轻一扫,游客就可以聆听到老人、孩子不同风格的讲解音频,辅之以图片、文字的介绍,带入感十分强。   2018年,文化行者又辗转至永登县连城古镇,与当地居民、游客共同绘制百米长卷。   此外,志愿者也尝试推广当地的民居,向游客介绍这些古老建筑的历史、风格特征等。然而,由于大部分没有对外开放,具体实践起来也是困难重重。   现在,他们还有一个新想法———外国讲师进课堂,即邀请一些外国留学生做志愿者,通过讲解自己国家的文化遗产,增加孩子们的文化视野,“但现在还处于计划阶段”。   “万里敦煌道,三春雪未晴。”在某种程度上,莫高窟成为了甘肃最有文化形象力的一张名片,每年有大量中外游客慕名而来。在1987年成功申请世界遗产名录后,游客数量更是急剧增加。   到了暑假人流量高峰期,景区会出售一些应急票。这也就意味着游客需要花三四个小时来排队,而用来观览的时间只有十分钟。因此,很多游客的参观体验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为了改善现状,文化行者与敦煌研究院反复沟通,“说我们之前的项目做得有多好,以后的规划有多详细。”   因为每年竞争志愿者的人比较多,文化行者在第一年也是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为应急日提供志愿者,还现场组织一些互动游戏,增加游客的体验感。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志愿者更是从港澳地区“漂洋过海”而来。这项活动在历史文化学院、甘肃省省文化厅的合作申请下,也得到了文化旅游部的专项支持。   在敦煌,将近40度的高温天气,志愿者们穿防晒衣、戴遮阳帽、拿着小喇叭,“请大家按照秩序排队”……同样的话一说可能就是整整一天。即使中暑、甚至晒伤,“他们自己都能解决,不会给我们说。”有些南方来的姑娘几天下来,晒黑了好多。   面对麦积山石窟以雕塑为主的建筑风格,志愿者们集思广益,准备橡皮泥、陶泥等,让孩子们进行手工制作。同时,也做一些展板,向游客普及特色石窟的历史由来、外形及内在特征等知识。   “你们在这免费吃就行了。”志愿者们认真负责的态度也获得了敦煌研究院的好评,给他们提供午餐,还赠送很多书籍,之后的合作顺畅了许多。   文化行者还会在世界遗产地的周边做一些社区居民的口述调查。比如,农家乐的收入怎么样,当地有没有做一些其他的旅游活动等。“我们每年都在尝试做,但其实效果不是很理想。”除了志愿者自身的技能不熟练外,最重要的一个因素,“社区居民的配合程度不是特别高。” “老人”们的坚守与希望   “按照之前的模考成绩,我肯定是录不到兰州大学的。”   又或许,缘分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这是李雷雷高三以来发挥得最好的一次。340多分,比江苏省的一本线高了10分。   采访到这里,李雷雷的思绪仿佛一下子被拉回到5年前,任凭被淅淅沥沥的春雨打湿,依旧奋不顾身,奔向梧桐树下的帐篷。   这一天,是文化行者社团纳新的日子,也是李雷雷公益梦想起航的时刻。   然而,还来不及分享这份喜悦,“我钱包和所有的证件全丢了。”可想而知,这对于一个刚步入大学校门的稚嫩青年而言,意味着什么。   就在他如热锅上的蚂蚁四处“乱撞”时,从辅导员那传来喜讯,“好心人捡到后,送到了我们学院办公室。”这让李雷雷都难以置信,自己依旧是那么幸运。   问及参加文化行者最大的收获时,“我没有考虑那么多,未曾想能为今后的发展带来什么,我只考虑我做的,它本身就是很有意义的。”尽管李雷雷现在还不太确定,但实际上,他由历史学转学民族学,文化行者已深深地影响了他。   “如果不是做过文化行者,从事过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她的就业方向不会在文化产业方面。”   故事的主人公是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的硕士毕业生,曾经在文化行者团队多次参加项目。2016年,她进入北京一家文化创意公司实习,负责项目的实施和运营,毕业后直接成为公司的副总。   从坚守十年的王龙魁,到八年的安妮,再到六年的李雷雷,一批又一批“老人”默默关注着文化行者的发展。   刚开始,他们因为情怀而加入,因为情怀要坚持;逐渐地,在项目的运营过程中,情怀变成了一种责任。也因此,“我希望能把它做好,让包括兰州大学、其他高校的学生知道文化行者,大家以共同的理念做一些项目。”   在李雷雷看来,文化行者作为青年学生组织,它所做的不仅仅是体验性活动、简单的社会实践活动,而是借助活动,让更多的资金,更广阔、更自由地探索有价值的项目,带给当地人一些变化。同时,在项目经营中,让更多的青年参与进来,提升自己。   让李雷雷印象深刻的是2010级的一个学姐。她的专业是法学,在参加了文化行者的项目后,跨考到英国的人类学,并且,她的田野点就放在了当年服务的社区。“希望它能成长为一个更成熟的平台,让更多的青年在这边实现自己关于文化多样性保护的愿望。”   “不知道为什么,这两年筹款越来越难。”这可能也与文化行者团队的服务项目见效慢、规模性不强有关。现在,社团因为经费的问题,不得不缩减规模,尽管志愿者自己已经承担了诸如交通费、物资费、印刷费等部分费用。   2016年,兰州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申请了中央财政的支持,文化行者有关少数民族的项目做了28个左右,而到了2017、2018年,每年的项目也就固定在15个左右。项目缩减也就代表着人数的缩减。在一定程度上,项目的缩减、人员的减少也说明了申请基金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据李雷雷回忆,曾经有两个项目,因为下雨,活动场所、志愿者的临时宿营地被淹,无奈申请延期。到最后,一个项目未能按时完成。   事情还得从前一年的服务项目说起。原定于7月中旬的活动,因当地孩子临时出了状况,延期到8月中下旬。这期间,媒体曝出支教团队在云南出了小状况,“他们也开始担心我们的志愿者”。出于安全考虑,事先协商好的活动取消了,申请的基金也就全额退款。   就目前来看,很多学院的暑期学校也使得项目实施越来越低年级化,一些有经验的高年级志愿者忙于自己的学业,只能由低年级的独立实施。“这应该也是所有做暑期项目的社团共同面临的难题。”   令李雷雷更加担忧的是社团的人员更替。一个项目的结束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曲终人散”。下一个项目要开始,还需要重新组合。   “我们通过项目,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这是像安妮老师等文化行者“老人”的共同期盼。

  • 永远,永远

    永远,永远 原创·首发·独家   参加完母校校庆活动回到工作单位几天了,但心情还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在学校时的一幕幕情景,还不时浮现在眼前,思绪总回到装扮一新如过年般的美丽校园里。我知道,我的心还在那里,我的心永远在那里!   像我这个年龄,正常上班期间想要请个假真的不容易,所以我也发现,我们同龄的校友回去的并不是太多,不是大家不想,只是在单位、在家里都已是顶梁柱的我们,有时实在是走不开。我也是周一中午才和单位请好了假,在去高铁站的路上才买好了去兰州的车票,到兰州已经下午6点多了。   留兰工作的同学在西客站接我,没有开车,说想让我体验一下新开通的地铁1号线。直到从盘旋路的兰州大学站地铁口出去,我才感觉到这个建议真的太好了,现在回学校竟可如此便利!   到萃英大酒店放下行李都没怎么休整便和同学迫不及待地进到整饬一新的校园里。尽管天色已晚,而且下着不小的雨,但校园里还是人流如织,大学生文化节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个社团也在周边向大家展示着自己。整个校园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和昂扬向上的青春气息。从路上行人的话语和表情看,大部分都是回校参加校庆的校友,大家欣喜地打量着学校崭新的样子,时不时停下脚步和同伴回忆自己上学时学校的模样。路两边横幅上贴心的话语都在告诉我们,母校正用热情的怀抱迎接着归来的游子。一切,都是那么温馨。我徜徉其间,我沉浸其中……回家的感觉真好!   第二天的纪念大会上,严校长热情洋溢的致辞和兄弟院校、各级领导的讲话,让我从更多方面了解到了母校这些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身在现场的我,坐在一隅静静地体会着、感受着这一切,内心压抑不住的澎湃。汪东颖师兄和我们分享:“勤奋求实是靠近梦想最捷径的方式,这些年来不论干什么,都能埋头苦干,不怕吃亏,不怕委屈。感谢兰大让我懂得,在没有能力独树一帜之前,首先需要自强不息”!师兄的话引发了全场校友的强烈共鸣,会场响起了长时间热烈的掌声,我也实在无法抑制自己的心情,眼泪夺眶而出。我没想到,尽管大家学的是不同的专业,但做法却是如此的相同!我想,相同做法背后正是兰大给予了我们相同的给养,以致大家都有了相同的意志品质。这些年来,我不论在任何岗位,都坚持每天早到一小时,晚走一小时,利用这多出来的两小时时间学习知识、思考工作。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去取得进步和成功。正如著名作家林海音所说:“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我一下想起,我们这次校庆,在校门口的绿色景观里就有两只不知疲倦行走着的骆驼,林海音先生所说的骆驼的这种精神特质,不也正是我们兰大人所共有的吗?   上学的时候就经常听同学说起吴王锁老师,也经常在海报栏里看到吴王锁老师给大家作报告的信息,但遗憾的是我却从没见过吴老师,也没有听过一次吴老师的课。直到吴老师作为在校老师代表发言的时候,我才追悔自己错过了太多!吴老师是一名战斗在核科技战线的兰大人,他说:“还有无数条战线上闪耀着我们兰大人的身影。从大漠戈壁到大山深处,从国防战线到国民经济战场,各行各业,我们都奋战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听到这些的我再次泪目。2001年毕业后我就入伍到我国的马兰核试验基地,把青春和汗水都留在了永远不为人知的戈壁滩上。2012年转业地方后,又加入到了地方经济建设的大军中。吴老师说,他一直在用“LD精神”激励自己,也用“LD精神”去教书育人。吴老师所讲的“LD精神”就是指“两弹精神”和“兰大精神”(LD为“两弹”和“兰大”的首字母缩写)。我服役多年的马兰核试验基地是我国“两弹一星”精神的发祥地,而我所就读的母校无疑是“兰大精神”的始发站。我何其有幸!这么多年来,能在这两个伟大精神的感召和滋养下学习、工作和生活!“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的马兰精神和“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内核契合度竟如此的高!我想,正是母校的精神滋养和品质支撑才让我选择了戈壁滩上的坚守和奋斗,也让我成就了儿时的梦想和现在的事业!   很多人问我,你是收到学校的邀请函回去的吗?我说不是,是我自己要回来的,是我自己愿意并克服困难回来的!我觉得一个人还是要有情怀,讲感情,懂感恩。我是真心感恩母校!我自己的经历我自己最清楚,我毕业后前进的每一步都有母校的光环,经历的每一个转折点都有母校的助力!母校给予了我这么多,在母校生日的时候,我一定要回来!尽管我还回报不了母校太多,但是我会用母校给予我的一切继续坚守,继续奋斗!   纪念大会后的下午我就得返回了,在离开学校前,我一个人漫步在美丽的校园里,感受着母校的变化,也静静地感受着百年学府的韵味。偶尔停下脚步拍几张照片,节奏很缓,很慢,像是和妈妈在一起和缓地聊着天说着话。我把拍到的照片都发到了我们班的微信群里,同学们无不兴奋感叹。启明同学说:“感谢你能回去,带着我们看母校,带着我们感受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否则我们都错过了”!大家纷纷把我发的照片发到了自己的朋友圈,向母校表达自己的生日祝福。我和大家开玩笑说,我拍的有些随意,但你们用的非常认真!   尽管离开了母校,但每次回去,对我都是一次精神的再教育、再洗礼!尽管我们无法再坐在母校的教室里听讲了,尽管我们无法再在母校的田径场里奔跑了,但我们时刻关注着母校,每天都看母校的公众号推送了什么,就像是孩子和母亲仍旧连着脐带,我们随时还在接受着母校的滋养!   我在校读书期间,力学系还属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回来了,老学院也一定要看看。古朴的格致楼依然那么雄伟、静穆,楼前西侧映入眼帘的一条横幅直击我心窝:你永远属于兰大,兰大永远属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