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玉峰———医学“小炉匠”

    邵玉峰———医学“小炉匠”   据兰州大学报(张思雨任妍)报道 谈到平时备课,邵玉峰说道:“由于我们这个学科的特殊性,在备课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很多跨学科的专业知识。这种情况下,只靠临时去查找搜集资料肯定是不够的,功夫要下在平时。说是备课,其实更重要的是靠积累。我平时会在微信里关注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公众号;看电视、上网、看新闻时,如果一下子看到了和自己专业相关的信息或者灵光乍现就会随时记录下来。”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留下疑难点、加强两节课之间的衔接,他每堂课前都留五分钟用来和同学们互动提问、交流探讨,一起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如果发现上节课遗留的问题比较多,他就会花更多时间进行重、难点的答疑解惑。   因此,邵玉峰的课总是受到很多学生的青睐,学生们对他的评价最多的就是“幽默风趣”。邵玉峰说:“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实际上是比较枯燥抽象的,因此讲好课的第一要务就是把学生带到课堂中来,牢牢抓住他们的思维,让学生真正能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一个教师首先要做到的,所以我在课堂上经常会穿插一些临床知识或者邀请同学们做一些随堂小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二临床医学院大三的一位同学描述了一个细节:“在 《局部解剖学》的第一堂课上,邵老师把他自己制作到一副名画上,放在课件上进行展示。这种教学设计既使我消除了对基础理论课程的抵触情绪和畏惧心理,也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   基础医学院一位大一的同学回忆道,“在学习腹膜那一节的理论时,邵老师为我们设计了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 “吹气球”模型,通过将复杂理论知识与常识性知识类比,同学们就很容易地理解了像腹腔、腹膜腔、腹膜内位器官、腹膜间位器官、腹膜外位器官等名词的概念。他的课堂上还经常会穿插一些小实验来让我们理解抽象的概念。在讲到大脑皮质功能的定位这一节时,邵老师邀请我和他一起做了个小实验。他让我把手伸出来,他用不同数量的铅笔头分别触碰我的指尖和背部,然后让我判断碰触过这两个部位的铅笔头数目的多少。实验结果让人出乎意料,指尖有多少支铅笔头触碰过很容易就被感觉出来,而背部则很难感觉清楚。通过这对比手指尖和背部这两个部位受到外界刺激的感觉情况,我们很容易地就理解了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这一节内容。”有时候上课遇到个别同学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邵玉峰就穿插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临床知识来调动同学们的兴趣。

  • 陈小鼎———诗意课堂较真为学

    陈小鼎———诗意课堂较真为学   据兰州大学报(柯溢能 罗文苑)报道“这是我的座位。”“我上午就占了的,你看还有我的本子。”这一幕发生在观云楼601教室,每周三的下午3:25,陈小鼎总会准时出现在在教室里,而上他课的研究生一般下午两点就会来教室,或抬头背笔记,或埋头看外文文献,教室里除了争座位的声音外,静悄悄的。   “中国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是陈小鼎通过李约瑟之谜和钱学森之问引发的课堂互动问题。教室里很快分成了以“中国有自身的科学传承,不能套用西方的科学模式。”为主要观点的正方和以“中国传统史官文化、科举制阻碍了现代科学的产生、发展”为核心观点的反方。陈小鼎在总结辩论时说:“刚才的两个问号其实要我们关注的就是‘缺什么、补什么、做什么’的问题。”此刻陈小鼎不失时机地讲出学习《政治学方法论》的要义,即掌握科学方法,把握实证精神、批判精神和方法意识。   陈小鼎的课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对诗词歌赋、历史典故的引用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十分贴切。在讲研究设计与论文写作时,陈小鼎总能滔滔不绝地背诵《诫子书》、《报任少卿书》等经典中的名句,从而引导学生们要端正学术态度。在阐释“认识论”这一观点时,陈小鼎在课堂中引用“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我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是此花不在你心外”来分析观察者能否辨识社会现象之间,“真实的”或“客观的”关系。   做学问,“通透”二字最难得。对因果关系的论证是研究的关键所在,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陈小鼎玩笑般地告诫同学们:“千万别莫须有、想当然,做研究可不是秦桧陷害岳飞。”治学必须淡定、冷静,正所谓“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较真”也是陈小鼎对教学的要求。他一直强调学术是天下公器,治学应认真严谨,从容淡定。“要对自己狠一点,较真一点,才不会多走冤枉路。”他告诉记者,他在南开大学求学期间,曾因误用“的地得”而被罚抄字典的往事。“我的博士毕业论文,前前后后自己核对了二十遍,再也没有出现这类问题。”

  • 杨林坤——— 讲贯通、讲方法、讲最新

    杨林坤——— 讲贯通、讲方法、讲最新   据兰州大学报 (闫晓玉柯溢能)报道 把从“安史之乱”到“陈桥兵变”北宋建立两百多年的历史分散在唐、五代、宋三个历史时段的脉络之中串讲;在课堂上和学生们共享自己收藏的印刷版《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为了讲好中国古代印刷术,买来木雕版书、铜活字书、木活字书,让学生们零距离接触实物,形成直观感受......他学识渊博、风趣幽默,他的课堂轻松愉悦而不失神圣。“知行合一,勤奋以恒,自立于世,守正日新”,在这个大家都为自己奔波忙活的年代,像杨林坤这样为讲好一堂课而“费尽心思”的老师也许真的不多了。   杨老师以明清史研究为主要教学方向,他认为中国古代史这一通史课程既不能精雕细刻,面面俱到,又不能泛泛而谈,浅尝辄止。这门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把握中国古代史的基本脉络和发展线索,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并通过阅读和辨析原始文献及原始资料的训练,为历史学学术研究奠定基础。所以在采访中他给记者总结了一直以来自己的三个教学诀窍:“讲贯通”、“讲方法”、“讲最新”。   “讲贯通”,即帮助学生建立线索和脉络。在讲唐、五代、宋三个时期这段历史时,杨老师喜欢把“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诸多史实安排成 “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五代十国”等四个小节进行整体讲解,以引导学生“通古今之变”。   所谓“讲方法”就是传授学生思考和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课堂教学不能以灌输知识为主,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杨老师大量引入原始文献,以课堂提问,师生互动的形式训练学生阅读和分析史料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大胆“置疑”能力,尤其重视方法与学生的思考。   最后,“讲最新”,介绍相关问题的最新研究动态。学术进步的源泉就是与时俱进,因此除了介绍必要的课本内容之外,杨老师更注重及时补充学术热点。比如“唐宋变革”问题、“晚明变迁”问题等,杨老师都以专题形式向同学介绍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使学生能够紧跟学术潮流。   在给学生上课之前,杨林坤老师总是要做好教材、内容、方法等各方面的准备。杨老师说:“教材准备就是把相关课程国际国内的通行教材尽可能搜集齐全,起码也要把大陆的教材了如指掌,这样才能择优而教;内容准备就是准备好每节课所讲重点、线索、一般知识,找到原始史料来支撑论点;方法准备就是针对教学内容,选择效果最理想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要有统筹安排。”

  • 张新平———学生讲责任、讲诚信的启蒙者

    张新平———学生讲责任、讲诚信的启蒙者   据兰州大学报 (郑梦莹柯溢能)报道 大学毕业初上讲台的时候,张新平也和大多数老师一样,跃跃欲试却又战战兢兢。但是对工作的责任心容不得他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出半点差池。“刚工作的时候,条件比较艰苦,学校只给每个青年老师分配一间房,备课要写很厚的讲稿,为了能够尽自己的努力上好课,每节课前我都会在我的小房间里把第二天要讲的东西仔细捋一遍,看是否有新的信息需要补充,直到现在,尽管我讲课时间已经很长了,有些内容也很熟悉,但课前备课的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   说到一半,张新平教授拿起办公桌上的 《世界经济与政治》说,这么多年来一直关注它,一方面是因为初上讲台时主讲的课程就与此相关,但最重要的是这本刊物一直伴随着自己的学习和教学生活,30年来从未间断过。   当被问起对“师德”一词的定义时,张教授说,“作为老师,教好书,传递好知识是一个方面,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培养健康向上的,独立自主的人格,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传递正能量’。”他认为无私奉献是师德之本,老师首先要讲责任、讲诚信。老师有义务在第一时间为学生解答学习、生活上的任何问题,同时,老师对自己说的话必须负责任。“十八九岁的青年人最需要一个有责任心,讲诚信的启蒙者。”   在张老师看来,大学里科研固然重要,但首先是做人,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对学生来说,时代的发展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对他们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而作为老师的重中之重是“育人”,再多的头衔都不及“老师”这顶帽子大。因此,他经常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与学生推心置腹地交流谈心,使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敬、可信,并能在老师面前坦露思想和内心活动。   在采访中,张新平老师告诉了记者一套他的人生辩证法,即留给第三方评价。张老师所说的第三方就是学生、学校,或者更广大的社会。他认为不管做什么事情,不要总想着立即得到回报和评价。第三方是最公正的法官,是好是坏,好坏的程度如何,它都会在日后的生活中体现出来。   他说:“事实上,做任何事情有投入必定有产出,因此,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事,而且要学会认认真真地做事,即所谓‘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人应该将工作、做事作为一辈子的事,这样,人生才有意义。”

  • 管晓丹——— 先自律后自由

    管晓丹——— 先自律后自由   据兰州大学官方微信(肖坤 脱畅)报道 她语调轻柔甜美,不时微笑,很难想象,在给学生们开会时,她会抛出一系列高标准、严要求;她是“80后”、“女神”、“博导”等众多闪耀标签集聚一身的大学老师,但她更在意的是如何带领学生走在学术前沿,帮助他们去触碰更灿烂的未来;至于“女博士”这个身份,她坦言:“真正的博士,绝不是脱离社会变得十分高深和自我,女博士也不该不修边幅、不问世事,她们只是基于多年的思维训练,更容易进入角色看清本质,也能够很好地将看似深奥的事情解释得通俗易懂。”她就是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晓丹。   管晓丹教给学生的第一课是自律。她会清晰地告诉自己的学生,进组之后的工作强度、难度以及研究方向和日常工作。除了教会学生自律,管晓丹在带领学生进行科研探索时也会宽严相济。在达到毕业要求的前提下,她会鼓励学生去做任何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学生们在轻松的状态下会更加专注地开发创新的课题、迸发惊喜的火花。正是在这样“先自律后自由”的培养模式下,大多数进入管晓丹课题组的同学在研一时就能够完成SCI英文论文的写作,早早地“超额”达到毕业要求。   经历过“学术菜鸟”时期无数次试错与辗转,管晓丹意识到,在科研的世界里除了必不可少的努力,巧妙的工作和学习方法也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我跟学生说过,你等到完成一篇项目论文,然后再开始另外一个项目,这相当于把你的工作时间延长了,如果在项目论文最后写作的过程中同时跟进下一项目,那么写完这篇你可以马上开始下一篇,这相当于缩短了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   此外,经验的积累也是帮助成长的有效法宝:“比如第一次同时处理四件事时,我工作了十个小时,那么等到第二次时,我就一定尽量把时间压缩到八小时以内,这就是进步。”这些,她都会毫无保留地跟学生们分享。   作为研究型学者,去世界各地进行论文研讨和学习交流是家常便饭。因为时差和忙碌,管晓丹只能在活动结束后去修改学生们的论文,配合国内时间给学生们讲解论文中存在的问题。硕士毕业生张艳婷在毕业论文的致谢中提到:“还记得凌晨12点我准备睡觉时,您在出差奔波了一整天后,依然熬夜给我一字一句的修改着论文,回复审稿意见。”基于相互信任与默契,学生们带给管晓丹的感动,她也全都了然于心:“大家常常是默默把任务完成之后,有机会了才告诉我。”

  • 斯丽娟———上课要有仪式感

    斯丽娟———上课要有仪式感   据兰州大学报 (拜晓红任妍)报道 “我讲的是发展经济学这门课程,发展经济学与有些课程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发展的、动态变化的,所以它的理论啊数据啊就是一直在不断更新的”,斯老师说道,“主要研究二战以后发展中国家如何从贫穷走向富裕的。一个国家从贫穷到富裕涵盖了你能想象到的经济学科的方方面面,比如金融,比如制度,比如工业化,比如城市化,等等,这里面哪个拿出来都是单独的一门专业课程。所以为了准备比赛,我几乎把经济学的相关课程又都学了一遍吧,有些自学,有些跑去请教上这门课的老师,光备赛的文字材料从教学大纲到教学方案设计就准备了十几万字,每天早上七八点到办公室,晚上十点多甚至更晚才离开,坚持了有两个多月吧,没想过自己能坚持下来。所以最后比赛完,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是真的在这个备赛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以前不懂的现在懂一些了,以前肤浅的现在深入一些了”。   斯老师表现出来的这种坚持,并不仅仅是为了“应试”才强加给自己的一种品质,同样体现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她对有关教学的培训、观摩、比赛等抱有极大的热情,“这类活动我都会主动去听。有一年学校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我没有参加,但是我去认认真真坐着听了一整天,认认真真做了笔记。那天下来让我收获还是很大的,尤其是评委的点评,就感觉他们在点评我一样,提醒我有些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自己学习思路上课思路科研思路都很有启发。”斯老师认真回忆道:“比赛中就连着装、讲课仪态,评委都会有点评,我就深受触动,所以平常去上课,哪怕那一天状态不好,我也会收拾打扮一番,学生看着心情也好,毕竟大家都喜欢真善美的东西嘛。”斯老师认为,上课是件隆重的事情,应该有一点仪式感,授课教师从内而外对课堂的尊重就是对仪式感的最直接表达。   她讲课的开场总是由一个社会现象或故事切入的,“课堂能够吸引人也很关键的”,斯老师笑言。“冬日里的一缕暖阳”,有学生在朋友圈里如是评价斯老师。的确,斯老师对学生不仅考前答疑,还有 “睡前答疑”,“我跟学生说,你们随便加我微信,随时交流,我不能保证及时回复,但是我迟早肯定会回复,所以每天晚上睡觉前就是我集中给学生回复消息的时间。”在她的指导和鼓励下,一名学生的有关县域经济的社会实践成果得到了《中国青年报》的报道,一名学生克服害羞心理顺利通过武汉大学的研究生面试,她指导的大二学生团队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甘肃赛区铜奖。“听到这种消息我整个人感觉就像被点燃了一样,真心替他们高兴”。

  • 谢坤———教学贵在积累

    谢坤———教学贵在积累   据兰州大学报(柯溢能)报道 对于《组织胚胎学》这样一门医学形态学课程,谢坤在给学生们讲第一节课时,就注重方法论,特别提到“形象记忆法”。要了解人体的微细结构到底是什么样,最好就是在显微镜下直接去观察。   打个最普通的比方,比如要指引一个人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一种方法是写个字条描述路线,另一种方法是带着他亲自走一遍,这两种选择中后者对于路线的识记程度肯定好于前者。有老教授认为《组织胚胎学》的教法主要是“看图识字”,但谢坤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觉得这更像是“看字识图”。   刚刚留校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还并不怎么常用,所以如何用粉笔画好组织胚胎图,一直是他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谢坤先是用薄纸覆在标准图上进行描摹,等能凭记忆画好后,再用粉笔画。为了又快又好地画好组织结构,那个时候的谢坤只要看到教室没人上课,就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练习开了。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谢坤又积极开展课堂教学中新技术应用的尝试。他希望将动画、视频等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让静止的结构动起来,这样不但会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生动,也更便于学生理解“结构是功能的基础、运动着的结构才能发挥一定的功能”这一形态学学习的难点问题。而以三维的形式直接将人体的微细结构展示出来,应该是组织胚胎学教学未来发展的趋势。为此,谢坤在2012年申报了教学研究项目《医学形态学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组织胚胎学>为例》,得到了学校的立项资助。   形态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将教材中文字的描述与课本上的图片、实验课上看到的切片联系起来,形成脑海中的立体结构,继而产生形象记忆的过程。而且,由于形象记忆属于长期记忆,因此比单纯的阅读文字材料产生的印象更为牢固、持久。另外,在讲授过程中也要仔细斟酌描述形态时用词的准确性,比如讲解甲状腺滤泡结构的时候,其三维结构近似一个“球形”,而其切面结构类似一个“圆形”。   提高讲课能力的另一种方式就是在不断的实践中锻炼总结,熟能生巧。记者在翻看谢坤的教案时,发现每次课的讲义后面都有一个 “课后小记”栏,他说:“学生听课中出现的难点、课件中需要改进的内容等,我会在课后马上记下来,有些小东西需要平时积累。”除了课余的交流,谢老师每学期会安排两次时间,集中了解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 寇昕莉———上课自制动画

    寇昕莉———上课自制动画   据兰州大学报 (柯溢能王娜)报道 “大家看左边这幅图,当晶粒尺寸比较小时(<100nm),三维方向的晶胞数N很少。”寇昕莉副教授边播放课件边讲述着,“从干涉函数的知识我们可以知道,每个晶面所对应的倒易阵点由一个几何点扩展为具有一定体积的倒易体元。”一袭鲜艳的红色风衣,彰显着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与激情;一双会笑的美丽眼睛,诉说着平易近人的和气。这就是记者在课堂上见到的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寇昕莉副教授,而她讲课的声音,有时候响到隔壁教室的同学都能听到。   《晶体X射线衍射学基础》是大三学生的专业课,而这门课除了理论讲授还需要技术方面的领悟。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一段自制动画,了解后才得知做这个动画的原因是课程所用到的仪器设备大多在本部,寇老师便想到了这么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即用相机把仪器的各个部分、实验的各个步骤与结果统统拍下来做成动画。这样既避免了抽象的说教,又让学生有了清晰的直观印象。   “三类应力使X射线衍射线条具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同系特征X射线波长与阳极靶的原子序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们常常会在课堂中直接进行提问,寇老师当即认真地作答。“虽然刚开始不是很适应,但我觉得老师和学生就该平等相处,学生有问题说明他听得很认真,值得鼓励,这也是一个相互提升的过程。”2010级材料物理专业的刘畅同学告诉记者:“寇老师跟我们走得很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都耐心细致地予以解答,从来不会嫌我们提问题啰嗦。”   寇老师所带的课有些被安排在下午,学生很容易出现犯困的现象。课堂上为了对得起学生坐三节课,寇老师想了很多方法。“多晶样品中d值相同的晶面对应的倒易矢量分布于倒易空间的各个方向,而它们的倒易阵点布满在一个以倒易矢量长度为半径的倒易球面上。”记者观察到,洪亮的声音既保证了最后一排学生听到讲课,还让学生们睡意消减。但是同学们不知道的是,为了保证这响亮的声音,寇老师的包里总是备着润喉片。   为了备好课,寇老师常常要花很长的时间制作PPT,从画图到动画的处理、色彩的搭配、字体的选择,呈现在学生面前,都是她精心准备的结果,生动的PPT代替了枯燥的说教,就像舞蹈动作的流畅与灵活,充满魅力。她的课堂按照主线一步步推理、丝丝入扣,就像推理小说引人入胜。每到精彩之处,寇老师还会在讲授中穿插相关科学故事,让学生明白科学之路艰难曲折却充满传奇和魅力,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培养科学的价值观。“我的一些教学方式一方面是经验的累积,另一方面主要是得益于我的导师李建功教授,他在我刚上课的那几年就如何给学生上好课给了我很多无私的指导。”时隔多年,寇老师仍不忘恩师教诲。

  • 冯虎元———植物鉴定“明星”

    冯虎元———植物鉴定“明星”   据兰州大学报 (柯溢能)报道 冯虎元老师自任教以来一直从事于本科生的《植物生物学》、《资源植物学》和《生命科学导论》以及研究生的《共生生物学》和《菌根生物学》的教学及实验指导工作,长期的一线工作使冯老师将自己所知所学倾入到教学中。   为师之道,在于倾心执教,坚守野外教学。对于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来说,野外就是教学和实践最好的契合场域。在野外实习方面,冯老师常常是同学们追捧的植物鉴定方面的“明星”,冯老师每年都会参加本科生2周的暑期野外实习活动。采访中有学生说:“众所周之,野外考察又苦又累,而且还不能和家人在一起,但是冯老师紧紧抓住了这个机会,使得我们学生能够从课堂走向大自然。”冯老师的生动实践告诉同学们一个身体力行的概念,学习不是负担,而是自然的一个过程,是兴趣所向。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冯老师编著了《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教程》一书。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无论是年轻时的助教、讲师,还是如今的知名教授,他对待教书和育人工作从来都是一丝不苟。也许很多人会疑惑,青年教师现在在实践教学面前都显得懈怠或者手足无措,为什么冯虎元教授仍然乐此不疲。冯教授告诉记者:“我课堂讲授的《植物生物学》是学院的基础课程,而生命科学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育人是教育改革和探索的重点方向。《生物学野外实习》是生命科学专业的必修课,需要由有长期实践经验的老师担任才能讲通、讲细这门课,所以我很乐意也很愿意野外实习。”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他对课程内容已了如指掌,但他还是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认真准备每一个课件、每一个讲授环节、每一节课。在课堂上,学术中的生涩词语常常可以被冯老师化作生动形象的例子,这不但加强了学生们的记忆,而且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记者在采访萃英学院同学时了解到:冯老师的课堂是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欢颜。在上实验课时,冯老师准备好厚厚的植物鉴定本,将自己采摘的植物发给同学,然后指导鉴定。经常的情况是,冯老师耐心负责地手把手教学生如何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而这种指导甚至简单到教学生练习做植物徒手切片。

  • 李卓仑———剩下的呢?

    李卓仑———剩下的呢?   据兰州大学报(关玉真)报道“这个图片是云南石林,同学们要记住它的成因,这很重要,毕竟它是人民币的图案。”话音落下,全班响起掌声与笑声—————这便是2017级自然地理学的课堂。讲台上兴致勃勃讲解地貌类型,与学生热情互动的青年正是此次兰州大学2017年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的获得者李卓仑。   对于第一次上课的情形,李卓仑已有点记不太清了,但教学方式的改进却是一步一印,历历在目。   资源环境学院开设的 《自然地理学》和《气候学》课程是基础课程,大多数的知识为理论要点,如何让学生们不感觉晦涩生硬在轻松的气氛里记住这些知识成为李卓仑所关心的重要问题。在不断的探寻、学习、观摩和改进的过程中,他找到了合适的方法教学,“第一,我可能会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这样的方式可以让他们把自己的意见,建议,想法互相交流,然后彼此相互进步。第二,我可能有时提问学生一些问题,这些提问不会很频繁,重要的是他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去思考,去探索问题的答案与意义,同时我也想通过这种提问去巩固他们的知识学习。第三,我在课堂上讲知识点时常常会举一些例子,这些例子能够让同学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知识中去”。这样的方式让同学们的身心的到最大限度的放松同时又在思考不同的问题,去找寻答案。   在17级地理学的课堂上,同学们被李卓仑准备的地貌类型图片所吸引,在聆听老师讲解的过程中不断与老师互动,遇到问题便毫不犹豫地提出,与老师共同探讨。遇到重要知识点,李卓仑便会通过不同事例来总结规律。“这些一线天,飞来石等等奇形怪状的岩石,你们首先要考虑到是垂直节理,然后看岩性,有差异则首先想到是否与差异风化相关。”听到他的讲解,同学们也已经对于一类事物有了大致的了解,同时也会自己去探索其中的规律,塑造自我的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