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亮———把学生当作VIP

    韩亮———把学生当作VIP   据兰州大学报(刘贝贝王芳莉)报道 学生们“乱叫”他老韩、韩哥、韩爷,感觉亲切没距离,韩亮也喜欢被同学们这样叫,显得亲密有资历。一份最“任性”寒假作业让老韩声名远播,就连远在本部修行的善男信女们都纷纷打听老韩帅不帅。   来兰大六年,老韩说是学生一直在推着他不断前进。没有做老师的经验,老韩就“笨鸟先飞”,课后和学生们一起聊天、一起爬山,以此来了解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动态。老韩对学生用心,把学生当作自己的vip,也总是在想方设法把课堂氛围搞活。第一节课,教电视实务的老韩让学生上台对着摄像机找感觉做自我介绍,他在台下拿着手机对学生一阵狂拍,拍完还热心地把照片发到班级微信群,让学生自己去认领。他喜欢并欣赏自己的学生,他觉得镜头里的每个人都很优秀。   老韩没架子,学生们都挺喜欢他,“很嗨”,学生们给他贴上的第一个标签就是“有激情”。对此,老韩自嘲“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激情”,他自谦“保住激情,因为学问少”。实际上,老韩学问还真不少,他只是用心良苦,“没有激情,怎么跟上月月变的电视”,老韩希望用自己的激情来点燃这帮学新闻的学生们。   除了激情,学生们给老韩贴上的第二个标签就是“文青”。他喜欢读诗,也让学生读诗,他说读诗能让人安静有力量。聂鲁达、惠特曼、博尔赫斯、舒婷,这些诗人的作品他最喜欢。“我喜欢你沉默的样子/因为你仿佛不在”,学生们听了也觉得有意思,兴趣被调动了起来,就开始集中精神听他没完没了地“唠叨”。   不仅读诗,老韩也练习写诗,“如果没有青春的面孔/不要把头发/弄乱”、“一个朋友走了/就像突然掉了一颗牙/舌头舔着空空的咀”,他不想老实地做个本分的中年人,他是一个合格的超龄文艺男青年。他认为不能因为年龄大了就活的没趣儿了。   老韩还喜欢听歌。民谣、摇滚、民歌、戏曲……来者不拒,只要“有痛感,直击人性”,“情感程度够浓烈”,词曲能够入人心,他就喜欢。“搞电视的人非常有必要对中国的流行音乐史有所了解”,这是老韩在电视台工作多年获得的经验。有时候在课上讲到了某首打动他的歌,他还会毫不羞涩地来上两句,尽管不太好听。

  • 徐守军———师者的仁爱之心

    徐守军———师者的仁爱之心   据兰州大学报 (任妍丁香岳肃俊)报道 2011年9月,大一新生军训刚刚结束,徐守军像往年一样到榆中校区给数学院2011级数学基地班新生上《解析几何》一课。很快,徐守军注意到离教室门最方便的位置上坐着的一个学生,他不仅不做笔记,甚至坐在那里摇头晃脑,常做鬼脸,徐守军感到很奇怪。课后徐守军才发现,他面部、双手、双脚严重畸形,根本无法握笔写字,连张嘴说话或表达情绪都非常吃力,就像正常人在做鬼脸,“但是他听课很认真很专注”。   第一次上课结束后,徐守军急忙向同事打听这个学生的情况,终于“搞清楚了”。谢炎廷,兰州人,自小患有脑瘫,致使面部、双手、双脚均严重畸形,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说话、写字、走路,但智力正常,现作为旁听生跟着2011级新生“上大学”。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徐守军对谢炎廷的关注多了起来。上课的过程中,徐守军会有意识地将更多的目光投向谢炎廷;课间的时候,徐守军每每都会主动走到谢炎廷桌子旁,蹲下身子与他交流,“因为他说话比较费劲,刚开始交流完全听不懂他说的是什么”,徐守军就猜测谢炎廷想表达的意思,写到纸上让他确认,然后再进一步交流;下课以后,谢炎廷的家人一般会提前几分钟来接,偶有例外时,徐守军就和班里的同学们一起帮助谢炎廷背书包、坐电梯、下台阶,然后送回他们在榆中校区教学楼旁临时租住的房子。   2015年6月,谢炎廷“本科毕业”,正式加入徐守军的课题组,成为了徐守军的“硕士研究生”。晚上上课或开组会的时候,徐守军的两个女儿就在办公室里写作业、玩耍,一直等到10点多徐守军上完课或开完会,还要陪爸爸送谢炎廷回家。下楼、开车门、帮助谢炎廷坐到座位上、送到小区门口翘首期待的谢炎廷母亲手上,完成这一切之后,徐守军回头一看,两个女儿已经歪倒在后座上睡着了。   除了上课、参加组会,其余时间每天从早上8点左右起床到晚上睡觉,一整天的时间都用来查阅英文资料、翻阅书目、思考钻研、撰写论文,这便是谢炎廷 “读硕士研究生”3年时间的日常状态,甚至徐守军还给谢炎廷买了台打印机。尽管如此,徐守军每每在清晨5点发来的邮件总是会让谢炎廷惭愧不已,徐守军说道:“我一般早上5点左右就起来看书看资料,那个时候特别适合思考。”思考有了眉目,徐守军立即通过邮件发给谢炎廷,“后来有了微信就方便多了”。记者从徐守军和谢炎廷的微信聊天记录里看到,有关一个问题徐守军大概就能发十多条、甚至几十条语音,“谢炎廷则打字回复,因为他没法手嘴配合发语音”。3年间,这样往来的邮件不知有多少封、语音消息不知有多少条,包括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徐守军出国做访问学者期间,这样的交流也一如既往。   在徐守军的精心指导下,谢炎廷不仅于2017年发表了前文中提到的那篇学术论文,而且在图论的研究中解决了一个公开问题:图中关于距离的极值图问题。这一次,谢炎廷自己用英语写出论文,经过师生俩反复讨论修改后,“现已投稿,等待结果中”。   2018年6月2日,谢炎廷参加了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正式“硕士毕业”。接下来“读博士研究生”自然也就是“你情我愿”的事情,谢炎廷成了徐守军2018级的“博士研究生”。   从2011年关注到谢炎廷,到如今师生关系已然非常密切,“谢炎廷未来的路怎么走”“怎么让这个社会人不成为社会的负担而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始终是压在徐守军心头沉重的问题:“孩子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他自己和他的家人也都很乐观、坚强、努力,我们总要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尽可能地帮助他,让他不仅现在有所学,还要将来有所为。”

  • 李东坡——— 讲台上的“段子手”

    李东坡——— 讲台上的“段子手”   据兰州大学报(孙小惠 任妍)报道 思政课一直以来都是一门相对枯燥的课程,如何增强课程的感染力一直以来是不少思政课教师思考的问题,但是李东坡的课却受到了学生和其他老师的一致好评,谈到自己的上课心得,他笑称,这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性格开朗,又是年轻老师,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另一方面是自己在每次备课时都会认真思考,针对不同的群体,上课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给党员干部上课时,因为他们工作比较忙,没时间看太多著作,在讲课时就会偏重理论讲解,促进他们提升政治理论水平;而在给学生上思政课时,在课堂上就不会讲太多深奥的理论内容,而是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他们自己课后去阅读理论、去探索真理。   “我经常在想,学生们到底喜欢什么,想听什么,我要用什么样的语言才能让他们能够接受这些知识内容?”   为了让学生都能够喜欢思政课,李东坡做了很多尝试,比如他在上课的时候经常会说一些流行语,比如:“理想才是最好的化妆品,本领才是最棒的美颜相机……”对当前流行的热门名词更是信手拈来,倡导学生“不做佛系青年,要做马系青年”。   这种有趣的表达方式为枯燥的思政课增添了新的生机,让学生们在轻松一笑的同时也能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和时代特征。他轻松幽默的上课风格既让他获得了学生的喜爱,也让他收获了一个新的外号“课堂段子手。”   “我的目标是一节课要让学生至少大笑五次。”   除了课上与学生互动交流,课余时间李东坡也会经常与学生通过邮件、QQ群、微信等方式进行沟通,并表示一律不用署名,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他向记者展示了其中一位学生发来的邮件,在邮件中学生表示自己曾因高考时与心仪的学校失之交臂而满怀惆怅的来到了这里,但在听了李东坡的课后,他明白了理想与信仰的重要性,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重新振作了起来,因此他在毕业之际特意写了这封邮件,“向李老师表达自己的谢意”。   李东坡的回信十分真挚,他先是感谢了学生对自己工作的肯定,对他所提到的关于理想和信仰的问题,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进行了详细的回答,并在信的末尾献上了自己的祝福。这样和睦且温馨的师生情谊让人感动,而对李东坡来说,这就是他工作的意义—————让学生不再迷茫,展开人生的全新旅程。   也正是在李东坡的教育和指导下,2015级思政班学生整体情况不错,获得2015年兰州大学军训先进连队、2015年兰州大学军训歌咏比赛二等奖、2016年兰州大学先进班集体、2017年兰州大学十佳班级、2018年兰州大学五四红旗团支部标兵等诸多荣誉称号。

  • 杨东——— 把线性代数当成“她”

    杨东——— 把线性代数当成“她”   据兰州大学报 (柯溢能 王义涵)报道 杨东常用“她”来指代《线性代数》中的名词概念,这是杨老师给代数拟人化的称呼,也体现了他对《线性代数》有着一份“亲密”的感情。然而对学了《线性代数》的大多数文科生而言,《线性代数》很枯燥,还很抽象,方法、技巧多样灵活,考查能力多。   为了让文科生轻轻松松地走进数学课堂,杨老师尽量将抽象复杂的线代课讲得简单直观。他告诉记者:“其实对大多数人而言,数学内容是很枯燥乏味的,我想做的就是让同学们从一开始不要抵触数学,日后还能慢慢增长对数学的兴趣,有了兴趣,以后的工作就好做了。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会尽量将讲解的内容用直观简单的方式来阐释,并且尽量活跃课堂气氛,让同学们学‘轻松数学’。”   杨老师在课堂会时常“不严肃”,一次他提了一个问题,当同学们咬破笔头却还很迷茫的时候,他冷不丁地说道:“现在应该是我们思绪万千的时候了,我想到了董存瑞、黄继光的英雄事迹,你们想起了什么?”沉默的课堂瞬间爆发出一阵快乐的笑声,学生们在这样的笑声中放松了大脑神经,饶有兴致得听着他分析问题。   常有同学找杨老师请教问题,他总是很耐心地给他们讲解,还会和他们一起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引导同学们找到正确思路以及学习方法。常来蹭课的学生郭聪告诉记者,听杨老师的课不用书也能听懂,他很有耐心,讲课很细致,人很和蔼,有亲和力,让人愿意接触。“学生的认可是对我最大的鼓励。走在校园里,偶有同学礼貌地向你问好;课间,偶有同学塞个苹果给你;教师节,偶有同学献上一束野花……这些时候心很暖,我觉得自己应该更加努力,争取做一名更加称职的老师。”   在十余年的任教生涯中,杨东老师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与和同事们的交流,不断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进行着改变和调整,逐渐摸索出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授课特色。他并不设定量化与可测性的教学目标,他只是希望学生课堂上“有所得”,不过分要求“得多少”。正因为如此,学生上课不会因为节奏过快而感觉吃力,也不会因内容过多消化不了。他就是这样看重实效敢于创新的一个人,也正因如此,他的课才更生动、更易懂。

  • 王敏珍——— 教学路上奋斗到底

    王敏珍——— 教学路上奋斗到底   据兰州大学报 (拜晓红任妍)报道 王敏珍主讲的《流行病》是一门方法学的课程,对于这样一门抽象的课程,很多发散思维欠缺的学生理解起来是比较困难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王敏珍在上课时往往用自己科研项目中的具体案例来对理论知识进行生动形象的解释,同时会在课堂中适当的增加一些延伸性知识点,以拓宽学生学习视野,但根基在于保证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   课后,王敏珍常常向学生征求意见,对自己的授课形式和授课内容查漏补缺,扬长避短。此外,她还会提前给学生总结后几节课的知识点,然后让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查找资料,准备案例,然后上台讲课,“通过这样一种形式,让同学们自己去真正理解这个知识点,真正学会这种方法”。   回忆起刚当老师时的情形,王敏珍说道:“现在想想当时备课的那种劲头,基本上我什么事儿都干不了,全部都用来备课”,每上一节课,都要用一整周的时间来准备,包括制作课件、熟悉讲授内容、设计举例、知识拓展等,“真的是尽自己所能去准备了”。随着讲课时间的增长和对讲授内容的越来越熟悉,现在备课尽管不需要一周的时间,但也不会少于2至3天,备课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理论基础,而是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准备一些与课堂相关的前沿进展,为此她会在备课时花费大量的时间、查阅大量的文献,或者针对授课内容从网站上查找最新的官方报道数据。对于每期的高水平中文杂志,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杂志、《中华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等,王敏珍基本上都会通读,并且大量浏览国外高水平杂志,如美国CDC上针对某个健康问题在全球的进展状况、世界卫生组织中一些最新的科研进展。   采访时,王敏珍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几本不同版本的 《现代流行病学》,摊开正在看的样子,标注的密密麻麻,她说:“如果你要真正的上好一堂课,你至少要花费一周的时间去准备这一切,光有这一本教材是不够的。”了解她的学生也说道:“王老师会针对每堂课的知识点,浏览通读不同出版社、不同级别的教材,因为在她看来,每个作者和编者对它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

  • 薛小林———辩通古今

    薛小林———辩通古今   据兰州大学报(潘茜)报道 薛小林回忆他第一次上课时,特别紧张,尤其是看到有同学低下头玩手机根本不理会他。一堂课下来满脸通红,大汗淋漓。后来就干脆把讲课稿一字一字背下,但马上认识到这反而是个灾难,老师不可能预先把课上所有的话设置得滴水不漏,所以他试着把两者结合,既有课堂的整体框架又不拘泥死板,终于渐渐如鱼得水。在教学的过程中,薛老师逐渐领会了“教学相长”的真正含义。课堂上学生看问题时常角度新奇、不囿于知识体系的观点。在师生之间的切磋琢磨中,双方往往能得出意想不到的新认识、新看法。因此课前薛小林常“随便”和同学们闲聊。上课期间,他一般不急着教授新内容,第一句话总是 “交待的作业都做了吗?”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老师是个古板的人,其实不然,此作业非彼作业也。薛老师会随着教学内容的推进,“强制”推荐阅读一些相关的历史书籍。薛小林老师一节课教授完课堂知识后,他就“罢工”了,把“主动权”交给同学们一一辩论。薛小林老师会随着教学内容的推进,“强制”推荐学术上重量级的、经典的学术论文,有时还要求同学们写概要、总结阅读领悟。   薛小林积极提倡同学们互动,这利于同学们广泛涉猎史料,培养批判性思维,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当然薛小林也承认实际操作中辩论并不好处理,有时表面看着热闹,可效果不一定好,同学们容易说着说着就跑题了或是钻入死角,有时薛小林不得打断辩论,将有时跑偏的论辩拉回来。   这堂课围绕“皇帝制度是否是专制的”进行讨论,2014级历史学丁宇率先向同级刘林夕发起了“进攻”,摆出“皇帝制度属于专制范畴”的两点论证,最高权力的归属问题和皇帝是否是专制下的产物。刘林夕同学立即给予自己的见解以反驳。正当两方争得不可开交时,基地班李元超、刘书羽同学也加入了激烈的讨论中来,各方言辞犀利,引经据典论据充分,形成丁宇同学以一敌三的局面。   随着更多同学的加入,引爆了更多史实论据,有着千年前阿加德米学园中的辩论的影子。然而下课后,四人又凑到了一起,原以为是要打起来了,结果却是相互调侃四六级过没过,一百八十度的态度大转变,完全卸去了咄咄逼人,其反差之大实在令人大跌眼镜。薛小林的课可以说是严谨与轻松活跃并存。讲到皇帝的宫殿时,薛老师首先发问:皇帝的房子应该是什么样子?秦始皇的房子,如果就跟我们的将军苑差不多,行不行?反应快的同学立马议论道:“当然不行,最起码也要住昆仑堂”!顿时教室里议论纷纷,有的说昆仑堂也远远不够。老师接着问:为什么皇帝的房子非要壮丽、浩大、恢弘不可?于是,关于皇帝宫殿的意义的讨论,就进一步开展下去了。

  • 乔昆———把自己当学生

    乔昆———把自己当学生   据兰州大学报 (徐磊李志斌)报道 “首先,我们做一个身心放松,大家闭上眼睛,找最舒服的角度坐好,放松,放松全身肌肉,想象着自己越来越轻,越来越轻,你来到一片草地上……”这是乔老师给同学们上社会心理学的场景,“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我们每组分成指责的一方方和被指责的一方,前者用你想到的手势等肢体语言去指责后者……到最后我们大家一起交流感受”,“其实在这样一个游戏中,我们首先体会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当你一直是指责方时,被指责方会心生怨怼,并且他的逃避会让你更加愤怒,更激烈地去指责,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在乔老师的课程中这样的情景很多,融入学生,把自己也看成学生,这是乔老师的教学心得。   “作为老师,我不一定比学生了解的多,在一些方面,我也可能没有学生做的好”,当谈到学生对自己的影响时,乔老师说,“老师要放下所谓的身段,以朋友的身份去和学生交流。师生之间最好的是相互学习,而不是单纯的讲授,我也在朝这方面努力。作为一名心理学老师,只有学生真的把自己当做朋友时,他们才会开放心扉,我才能提供更好的帮助。”   乔老师想到了2005年带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举办的“5.25心理健康活动”,学生们带着自己写剧本,并邀请自己参演。在排演过程中,工作不久的乔老师学到了很多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应用过程中该注意的东西。“学到最多的应该是语言的艺术吧,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话语表达出来给人的感受差别很大,这是我们学心理学要非常注意的一点。那次的剧本,我们改了很久,改到最后我都有点不想改了,但是学生的激情让我坚持了下来。他们不仅教会了我知识,还帮助我突破了自己,尝试了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事情。”   十几年的教学经验,乔老师固然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当被问及对自己的学生有哪些期待时,她一脸惊讶的说:“期待?为什么要期待学生做到什么,我更倾向于期待自己做的更好,通过课堂游戏,放松训练以及肢体语言和课外拓展,让学生自主的做到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课。”

  • 田娣———一对一口传心授

    田娣———一对一口传心授   据兰州大学报 (关玉真任妍)报道 说起琵琶教学,田娣如数家珍:“琵琶这种专业知识,重要的是一种师承关系,需要老师一个一个教授,也就是口传心授,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有较大的差别。所以最初对于琵琶的热爱离不开启蒙老师对我的教导。”   所谓口传心授,重点在于一对一的教学模式。田娣讲道:“我们本来实行的就是导师制,这些无论学校要求与否我们都会做到,一个老师上课时便面对一个学生,直接对其负责任,并且除了专业知识上的教学以外还会对学生的人生规划进行指导与帮助”。   导师制让每个学生都实现了独家定制:“我们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对他的学习方式进行改进优化,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这无疑赋予了老师更重大的责任,也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但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因为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不同的特质和优点,只有一对一的教学才能发现这些,进而才能开发出他们各自的闪光点”。   艺术学院2015级琵琶专业本科生李佳蓉说道:“我们现在走专业性道路,每位同学弹奏乐曲都有自己不同的风格,田老师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她不会直接强调你应当以什么风格展现,而是同我们探讨商量,当你达到一种舒服的模式时,她也会认同我们。田老师就是将这样一种思想上的引导模式应用于教学”。   田娣在顺应学生学习风格的同时,也严格要求学生:“我很强调学习态度,你是一名学生,那么学习便是天职,你选择成为一名琵琶学习者,那么练琴就是天职。当你拿到一首作品时,你可能通过反复练习达到技术上的娴熟,但是音乐最主要的是要传达感情,使作品更加充满感染力,这就需要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来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揣摩其中的意境,还要根据所涉及的其他专业知识例如美学、文学、历史学等进行学习,从而达到更好的表达情感的效果。”   这样的教学模式练就了学生扎实的专业功底,但要论起舞台表演还远远不够。田娣开始在教学模式的创新上花心思,期望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和技艺给养。

  • 王晓娟——— 勤于自我反思

    王晓娟——— 勤于自我反思   据兰州大学报 (夏昕鸣季明阳 石卓雨)报道 “2006年出国访问澳大利亚植物基因功能中心是我第一次迈出国门,对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在ACPFG工作学习生活了半年,收获很大。首先,通过参加MarkTester教授研究小组的工作,了解到该领域的前沿进展情况,掌握了先进的技术方法,为回国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对国外大学的教学模式有了一定的认识,反思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改进教学工作大有益处。”这不断的调整和改进源于对工作和学生负责的态度,更是源于对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尤其是西北高等教育事业的热爱!   “也许外界有一些批评的声音在说国内的高等教育不如国外做得好,有些方面存在差距是事实,我们不能因为现有的差距就不思进取,做国内的教育,首先老师们就应该用心做到最好。”尽管兰州大学地处西北,条件有限,但王老师在教学中还是以“经典”与“前沿”的平衡点为基准,引导学生们追求学术上的前沿,“在课堂引入科研,让科研促进课堂”。   近日,2013年诺贝尔医学奖颁布,王老师在讲授《细胞生物学》的课堂上,给同学们布置了查阅三位获奖科学家JamesRothman、ThomasSüdhof和RandySchekman在细胞内囊泡运输调节机制方面的研究论文并交流讨论的任务,鼓励同学们阅读并了解与课堂知识相关的最新研究动态和进展。“课本上的经典是必要的,但在做学问的路上仅有经典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看到那些最前沿的学术成果。”   对于课堂上不可避免的听课低效现象,王老师并没有一味地责备同学们,反而更多地进行自我反思—————如何让课堂更加高效、如何让同学们更有兴致地听课。一位同学以故事为开头的名为《魔镜魔镜告诉我,最小的生物体是什么?》的幻灯片演示在课堂上得到了王老师的赞许—————原来,理科的课堂也可以如此“文艺”!“我发现将课堂建设得活泼生动与坚持善思谨行的治学风格,两者并不矛盾。”王老师笑着说。

  • 赵伟———上课留空白

    赵伟———上课留空白   据兰州大学报(马晓月)报道 “我理解的教学设计,实际上就是老师在上课中把一个很科学的、很深奥的问题拆解开的一个过程,首先用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案例,或者是一个问题,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然后通过各种手段去逐渐地剖析这个问题,到最后再归纳总结出这样一个高深的理论,然后返回来再把这个理论引入实际案例,这是属于一个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形象化的一个过程。”获得省级比赛一等奖、国家级比赛三等奖的生命科学学院赵伟老师如是说。   因而,赵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很注重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在提高学生抬头率方面狠下了一番功夫。   选择案例时,赵老师倾向于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并且他也常常关注时下年轻人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从中选取材料。例如在讲解“性选择”一章时,赵老师就选择了“男生如何追到女朋友”、“女生如何做出正确的恋爱选择”一类的话题作为课堂的切入点。同时,为了提高抬头率,赵老师会播放一些很有意思的视频,“平头哥”蜜獾追逐人类的视频就很受学生的欢迎。   此外,赵老师还学到了一种提高学生抬头率的特殊技巧———留空白。“这个空白很多时候就是停顿,讲课讲着讲着忽然提一个小问题,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我会立马停下,然后观察大家的反应。这个空白不会太长,一般就几秒钟。这时候教室里就会突然静下来,那些正低头玩手机、写作业的同学就会突然抬起头来看我,对把学生的思路拉回课堂也有一定效果。”   课堂小实验也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不错的方法。在《鸟类鉴赏》一课上,为了让大家理解双眼定位现象,赵老师让同学们捂住一只眼睛,然后让同学在自己面前放一支笔,然后用手指去戳那支笔,“大家基本上都戳不到,因为一只眼没法定位,所以大家对这个就认识很深。这堂课下来效果很好,大家注意力很集中,热情很高,最后也有一定的收获。”   对比如今讲课的 “游刃有余”,赵老师笑着回忆起第一次上课的情形,“那是2014年跟杜老师合讲的一门课,我清楚记得当时讲的就是性选择,我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专门准备这门课,当时没有教材,参考资料全是英文的,我也是第一次接触行为学,我把整个英文教材全部看完,又把杜老师给我的课件全部看了一遍,还是怕自己忘,就把上课要说的内容全部打印下来了,并且背下来了。真正上课的时候,因为太紧张了,背的太快,PPT也翻得快,两节课时的内容一节半课就讲完了,学生就反映说‘老师您讲的太快了,我PPT还没看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