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萨尔学泰斗 王沂暖

    格萨尔学泰斗 王沂暖   王沂暖(1907—1998),字春沐,学名王克仁,吉林九台县人,著名翻译家、藏学家,被学界誉为格萨尔学泰斗、格萨尔学奠基人。历任成都西陲文化院《汉藏大辞典》编辑,重庆汉藏教理院讲师,农民银行、人民银行职员,兰州大学副教授,西北民族学院教授,甘肃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甘肃文史馆馆员等职。2006年,获首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荣誉奖。出版译著、编著、专著多部,其中独立或合译《格萨尔王传》20余部。   1931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王沂暖回家乡教书。1936年,由于日寇的入侵,王沂暖随学校南迁,从华北到武汉等地,最后到达四川,在成都的西陲文化院谋得一份工作。“烽火辽东惊梦断,漂流冀北江南,而今草草又西川”是他当时颠沛流离的动荡生活的写照。西陲文化院有很多藏文文献,为了能够读懂这些文献,从事有关少数民族(尤其是藏族)方面的学术研究,王沂暖开始自学藏文。由于他勤奋好学,刻苦努力,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学会了藏语,并能够阅读和翻译藏文文献。为了收集资料,1940年他和同仁一起到西康的康松寺调研,每天只吃酥油糌粑,由于营养失衡,半年后他们的皮肤都变得灰白,用他自己的话说“真是面无人色了”。1942年他东去重庆北碚的“汉藏教理院”任讲师,从此走上了藏文研究翻译之路。   20世纪40年代,王沂暖参加了我国第一部 《藏汉大辞典》早期蓝本的编写工作,由于王沂暖懂藏语,又深谙佛学和藏文化,从中起了很大作用。这本辞书,经过汉、藏学人的共同努力,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后,引起了藏学界的轰动。   1950年,王沂暖接到北京、吉林和甘肃三地大学的邀请,但他放弃了生活条件优厚的北京和吉林,毅然接受了兰州大学的聘请,从此在大西北扎下了根。因到兰州路途遥远,王沂暖留下妻子在北京照看其他孩子,自己带着两个孩子“启程西上”,辗转西安、长武、泾川、平凉、甘草等地后,终于到达兰州。到兰州已入夜,只得在汽车站留宿一宿,次日兰州大学派骡车接他们到学校。   王沂暖任藏文、汉文副教授,讲授藏文文法、藏文翻译和佛教概论三门课程。佛教概论是新开的课程,没有教材,王沂暖也是初次讲授,他决定一边教书,一边编写教材,百忙之中,终于编出佛教概论教材。王沂暖还编写了藏文文法课程教材,经过后续修改,“业已成书”,而且这是“从未有人编过的”教材。这本教材在他去甘南时,被人烧掉了,王沂暖觉得“真正可惜,以后也无暇再编了。”王沂暖讲课深入浅出,非常受学生欢迎,系主任说他“教课很好,有口皆碑”。   王沂暖来兰大任教是他第一次在大学任教,兰大也开辟了他由藏族古典文献研究转向藏族民间文献研究的道路。在兰大任教两年后,1952年因院系调整,王沂暖调到西北民院任副教授,投身于教学和研究工作长达40余年。正如他自己所言:“四十年间,我如一棵常青之树,一直定居在万山环抱的大河之滨———兰州。”   王沂暖不善辞令,育人中注重身体力行。车得驷曾以“健康的人、简朴的生活”来形容他的日常工作与生活。王沂暖不曾沾染烟酒,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格萨尔翻译、藏学研究和教书育人中。他还注重体育锻炼,85岁以前时常登顶皋兰山。   王沂暖治学严谨,一丝不苟,生活朴素,平易近人,脸上常常挂着亲切和蔼的微笑,胸中总是充溢着学者诗人的激情,给众多学子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正如在他八旬寿辰时几十名学生联名题词中写的那样:“五十余载,辛勤耕耘,诲人不倦。清贫高洁,不为名利,丹心一颗,奉献民族。”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余,他还利用业余时间,翻译出版了藏族文学名著《西藏短诗集》《猴鸟的故事》《仓洋嘉措情歌》《玉树藏族民歌选》等书籍及藏戏脚本《顿珠顿月》《智美更登》等多部剧本,为研究藏族的历史、宗教及文学艺术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材料。   对于藏族史诗《格萨尔》,王沂暖更是情有独钟,不仅支持,而且积极投身于《格萨尔》调查团普查、搜集散存于民间的抄本、木刻本工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的《格萨尔》汉译工作,不能不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但他仍我行我素,不顾干扰,立下鸿志要一年一部,直到生命终结才停下译笔。可壮志未酬,即遇上文革十年浩劫,王沂暖被关进牛棚,备受磨难。然而,肉体的摧残,人身的攻击,并没有使他屈服,而藏学研究的中断,却使这位两鬓斑白的老人痛心疾首,长叹不已。   《格萨尔》史诗得到平反后,王沂暖虽已古稀之年,仍像年轻人一样欢喜雀跃,奔走相告,其欣喜程度,远远超过他自己被平反的喜悦,于是他不顾年事已高,更是把全部身心都倾注到这部藏族的伟大史诗上。短短几年间,与助手们合作,共翻译《格萨尔》史诗19部,第一次对《格萨尔》有全面的认识,指出《格萨尔》分章本和分部本的区别,赢得了海内外学界的一片赞誉。   王沂暖还是一名爱国人士。1951年3月,西北局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决定组建中共西北西藏工作委员会,号召动员兰州各大高校的学生参军解放西藏,“来兰大动员的主要目的是看中了边疆语文系的毕业生。”兰大参军的15名学生中,基本上全为边疆语文系藏文组的毕业生,在欢送会上王沂暖异常激动地对学生们说:“西藏再见,你们打前锋,我们随后就到!”王沂暖还是一位著名爱国诗人,在《康导月刊》《笔阵》等报刊上发表了充满爱国激情、反对日本侵略者的诗词作品。   “志岂在温饱,学欲究天人。”是王沂暖一生的写照。无论是战乱动荡的时局,还是“有时吃不上饭”的生计窘迫,都没能阻挡他的学术研究道路,留下了“清白一生之雪泥鸿印”。

  • 骨科专家 冯守诚

    骨科专家 冯守诚   冯守诚(1922—2003),秦安县人,骨科专家。历任国立兰州大学医学院外科学助教、附属医院外科住院医生、兰州医学院骨科学讲师、附属医院骨科主治医师以及兰州医学院外科教研室主任、第二附属医院大外科主任等职务。1980年晋升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984年后任兰州医学院骨科研究所所长,1987年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曾兼任中国康复医学研究会理事及甘肃分会理事长,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康复协会理事,中华骨科学会甘肃分会主任,甘肃省残联副主席等职务。   1948年,冯守诚毕业于国立兰州大学医学院医疗系,1953年参加了卫生部举办的第一届骨科医生进修班学习,从此开始涉足骨科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事业。在他的带领下,甘肃省创设了兰州医学院骨科学。   20世纪70年代,甘肃省缺医少药的现象相当普遍,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在基层医院无法开展,骨科首当其冲,冯守诚对此有深刻的体会。为此,他产生了在全省普及骨科的设想。他清楚地认识到,举办此类学习班可以缓解当地群众看病难的实际困难。同时,这样的学习班也可以为基层医院培养一批骨科专业医师。   1978年,在省卫生厅的支持下,兰医二院举办了全省第一期骨科学习班。冯守诚不辞辛劳,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班的工作中,坚持亲自授课,亲自示范教学并身体力行地认真对待每一次示范手术。这样扎实有效的骨科学习班广受基层医生欢迎,培训班延续10年之久,为全省基层医院培养了众多骨科专业医师。在甘肃省骨科学领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知道冯教授的骨科医师,不是真正的骨科医师”。   冯守诚曾经说过:“医师成功的重要秘诀是对患者有仁慈之心,因为患者是医生的衣食父母。医生给病人开的第一张处方应该是关爱。”言出必行,他做到了。对待每一位患者,他都是和颜悦色,热情接待,凡到办公室求医之人,必亲自送出。   面对患者疾苦,冯守诚想方设法为患者省钱并彻底解决其病痛。二院一位退休的老职工谈及冯守诚给自己亲戚做手术的事情,非常感动。当时她的亲戚患有脚部畸形多年,走路有点跛脚,但不影响生活,加之经济拮据,不敢去大医院诊治。有年夏天亲戚来医院家属楼探望她,路上巧遇冯守诚。冯守诚默默观察亲戚走路的样子,并询问情况。在冯守诚的劝说下,亲戚做了矫正手术并得以康复。   从20世纪50年代起,冯守诚就开展了省内独一无二的骨科四肢骨折手法整复和内固手术,椎间盘手术。五六十年代的甘肃农村生活条件艰苦,医疗设备落后,药品严重匮乏,这些导致我省骨关节结核病发率高居不下。省内条件不足,冯守诚果断选择外出参观学习,回兰后立即开展经胸椎涂治疗胸椎结核,效果显著。   冯守诚勤奋好学,对业务精益求精,每每深夜,特别是手术前的准备阶段,他都认真的翻阅大量外文资料,为开展新的手术作充分准备。因此,冯守诚第一个顺利开展的丰盆切除术,率先治疗各种先天性畸形矫治,并成功完成各种骨肿瘤手术。他带领兰医二院的骨科团队,自制器械,在省内甚至国内首先开展经前路途径治疗晚期颈脊髓损伤、脊髓移位术治疗脊柱侧弯截瘫等多项高难度骨科手术。   80年代,冯守诚在骨科学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绩,但是他还有更高的人生追求:为全省骨科学培养高层次的人才,缩小和国外先进地区的差距。深思熟虑后,他毅然于1984年向省政府办公厅递交申请组建甘肃省骨科研究所的专题报告。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省政府即予批复:同意成立骨科研究所,兰州医学院迅速表态坚决支持。骨研所的框架虽已搭建,但是经费没有,设备没有,病床没有,人员没有,每走一步,举步维艰。然而责任和信念支撑着冯守诚欣然面对从未触及的一个又一个难题,绞尽脑汁、迎难而上。精心策划骨科研究的工作,确定骨科研究所的科研方向,主持开展关节镜检验和碳素股骨的研制及应用、静脉回疏障碍促进骨骼生长等10个科研课题,均获得成功。首次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外,开创了西北五省之先河。   行医半个多世纪,冯守诚倾其一生,探索骨科学的奥秘。70岁高龄时,冯守诚身患严重颈椎病和三叉神经痛,但他毫不在意,仍然坚持站在手术台上。他先后被评为甘肃省医德医风先进个人、甘肃省优秀园丁。   作为兰大二院骨科专业杰出的创始人,冯守诚一生心怀赤忱,仁心仁术,全身心投入学科建设,为甘肃省骨科学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 物理学家 汪志诚

    物理学家 汪志诚   汪志诚(1932—2010),物理学家、兰州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1949年12月至1950年6月在广州中山大学土木工程系读书;1950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53年7月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1953年9月在北京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攻读研究生,1956年9月毕业分配到兰州大学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1986年5月聘任为教授,这期间曾于1982年10月至1983年10月前往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访问研究。1993年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担任博士生导师,2004年任兰州大学“资深教授”。   汪志诚毕生呕心沥血、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对教学工作更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他曾讲授过热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电动力学、原子物理、分子物理、高等数学、专业英语等本科生课程,开设量子统计、量子光学等研究生课程,与王定百教授、葛墨林教授、钱伯初教授被称为当年物理系的“四大台柱子”。   汪志诚对我国热力学统计物理学的教学事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他所编著的 《热力学·统计物理》教材和习题享誉国内外,多次印刷、再版,先后获得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高等教育出版社“九五”国家重点教材、教育部“十一五”优秀教材、教育部“十二五”百部建设教材。该教材在全国颇具影响,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国超过80%的高校将《热力学·统计物理》作为教材使用。   汪志诚在科研的道路上竭力探索,勇于创新。他长期从事统计物理、量子光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对双光子激光、双光子光学双稳态、压缩光与原子的相互作用、辐射压力和激光致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学校乃至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学科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先后主持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等,其发表在美国物理评论、欧洲物理学报、日本物理学报等权威杂志上的科研成果,被国内外众多学者所引用;他从理论上预言双光子激光在启动特性、相变类型、滞后行为等方面有许多独特的特性,被1992年首次实现的双光子激光器证实。此项工作在国际有关文献上被引用40多次。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哈肯先生曾根据汪志诚对双光子激光理论进行的系统研究成果,完成了其专著《激光动力学》中的“双光子激光的理论探讨”章节。   汪志诚执教五十余载,殚精竭虑,把心血和汗水挥洒在了高等教育的三尺讲台上,在学生眼里汪志诚严谨淡泊,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听其讲课,学生既感觉到他对学术的严谨求实,又能感受到慈父一样的谆谆教导。正是像汪志诚这样的为师者,奠定了兰州大学本科教育在国内教育界的良好声誉。他累计指导博士和硕士研究生30多名,他们毕业后大多在国内一流的教学和科研单位工作,其中多人已成为所在单位的教学科研骨干力量。诸如,华南师范大学张智明教授、中山峰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松毅、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王宗灵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郭文安教授、清华大学杜春光教授、南京大学孙安教授、华东理工大学邢怀中教授、北京化工大学陈朝阳教授,山东科技大学徐岩教授、兰州大学谭磊教授等等。   汪志诚年逾古稀仍著书立说。他退休之后非常关心兰州大学和物理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把自己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孜孜不倦地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并以高尚的人格精神影响着一代代青年人。   汪志诚的一生兢兢业业,对教学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对学生精心教育,为人师表;他的敬业精神、高尚品德和光辉业绩,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本期《萃英大先生》内容根据各学院、医院提供资料和相关档案及网络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