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建平团队荣获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本报讯 黄建平教授团队组织联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多家单位,申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项目“青藏高原多圈层相互作用及其气候影响”,获批经费1200万元。该项目将从多圈层相互作用的视角构建青藏高原影响区域与全球能量和水分循环的理论框架,厘清青藏高原地-气耦合过程、云降水及水循环过程以及对流层-平流层相互作用过程,全面认识青藏高原对区域、全球气候变化和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的影响机理。(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入选“一带一路”研究特色智库名单

      本报讯 11月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智库建设与评价高峰论坛在京举行。论坛发布了《全球智库评价研究报告(2019)》,我校中亚研究所入选“一带一路”研究特色智库名单。该研究报告是自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首次发布全球智库评价报告后再一次对全球智库开展评价研究的学术成果。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基于“全球智库综合评价AM指标体系”的基本逻辑,整理出“一带一路”研究特色智库20家。(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 兰州大学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校领导班子调研成果交流会

      本报讯 11月11日,我校在逸夫科学馆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校领导班子调研成果交流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一指导组组长黄宪起一行3人,甘肃省纪委监委委员高连城一行2人到会指导。校党委书记袁占亭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上,袁占亭、严纯华、吴国生、徐生诚、曹爱辉、蔺海波、潘保田、范宝军、沙勇忠、王定峰、安俊堂等先后发言,分别结合学校“双一流”建设、编制《兰州大学2025行动计划》、“管理质量提升年”等工作,围绕党的建设、服务国家战略、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队伍建设、改革发展稳定、健全“三全育人”机制、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等调研主题,分享了调研成果,分析了存在的短板,汇报了改进措施。  黄宪起听取调研成果交流后表示,这次调研选题十分重大,聚焦了涉及学校发展的长远性、全局性、根本性重大问题,对学校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和长远谋划。同时政治站位高,对照总书记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要求,对照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对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有关要求,广泛听取师生意见,提出的建议很有前瞻性、操作性。他表示,当前学校在党和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希望通过开展本次主题教育,学校能在发展目标上取得新的成就。他对学校下一步主题教育活动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学习贯彻好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加强党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不断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要做好整改落实,捋清大账,对即知即改、限期整改、长期整改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三是要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扎实准备,把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河南、上海视察时关于主题教育的有关要求补充为学校领导班子的学习内容,做好组织安排,聚焦主题从严从实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  袁占亭对班子成员的发言进行了点评。他说,大家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论述,结合解决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师生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分享了调研成果,问题找得准、原因分析透、措施完善实。调研成果呈现出政治站位高、紧扣主题教育要求、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体现了动真碰硬的精神等四个特点,生动地体现了我们开展主题教育的成效。他指出,下一步工作中,一是要在学习提高上下功夫。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兰州大学的关心问候、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指导我们的实践,推动工作。二是要在转化整改上下功夫。要珍惜调研成果、放大调研成果、用好调研成果、落实调研成果,结合学校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和现实问题,紧盯整改,提升师生幸福感和获得感。三是要在谋深干实上下功夫。要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促进学校发展作为最大的政治,超常规地加快内涵建设,做实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抢抓机遇,转化机遇,贡献兰大力量。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 我校学者研究表明未来几千年中亚低海拔地区的干旱环境仍会持续,西风强度及其控制的中亚降水不会出现显著增加

      本报讯 我校陈发虎院士研究组近十年来对天山不同海拔黄土沉积开展了系统的测年方法学研究,建立了25万年以来黄土记录的高分辨率年龄标尺。研究组研究认为,未来几千年中亚低海拔地区的干旱环境仍会持续,由于太阳辐射梯度趋于稳定,西风强度及其控制的中亚降水不会出现显著增加。  一方面,该研究使用最新发展的钾长石释光测年技术,结合年龄深度模型研究建立了整个中亚地区时间跨度最长、年代最为准确、分辨率最高的黄土记录年龄标尺;另一方面,该研究将“西风模态”拓展到了过去几个间冰期,丰富了“西风模态”的理论内涵,为理解具有不同变化周期的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及地球高纬冰量变化如何驱动东亚夏季风及中纬度西风提供了新的认识,丰富了经典的米兰科维奇天文驱动理论。  近日,该成果以“Differentialicevolumeandor鄄bitalmodulationofQuaternarymoisturepatternsbe鄄tweenCentralandEastAsia”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地学期刊《EarthandPlanetaryScienceLetters》上,我校青年教师李国强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兰州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南京大学、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的多名学者分别参与了该研究的部分工作。(资源环境学院)

  • 我校研究成果表明近些年兰州市大气PM10的死亡风险明显下降,但其他污染物对人群死亡的风险仍然较高

      本报讯 公共卫生学院罗斌副教授团队利用兰州市2004-2009与2014-2017的大气污染及死亡数据,利用统计模型分析和评估了兰州市空气污染治理前后各污染物浓度变化及对人群死亡风险影响的变化。  研究结果显示,近些年来随着各种大气污染治理措施的实施,兰州市PM10及二氧化硫污染显著改善,但由于机动车数量等因素的影响,二氧化氮污染仍然较重,近些年仍有上升趋势;研究结果最终提示兰州市大气PM10的死亡风险在近些年有明显下降,但其他污染物对人群死亡的风险仍然较高,需进一步进行防控。  近日,该研究成果以“Hasthemortalityriskde鄄clinedaftertheimprovementofairqualityinanex-heavilypollutedChinesecity-Lanzhou”为题发表在环境与健康TOP期刊Chemosphere上,论文通讯作者为罗斌副教授,共同通讯作者为牛静萍教授,第一作者为2017级硕士研究生刘江涛。  论文利用人群大数据量化了大气污染治理给兰州市居民带来的健康影响,对今后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及人群健康促进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兰州市城关区科技计划项目等项目的支持。(公共卫生学院)

  • 高原上奔涌的生命电子

      1980年,郑荣梁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卫生学院生物物理系研究自由基致癌和抗癌机理,后来获得美国国家肿瘤研究基金会资助再次赴该室研究。  采访日期:2019年10月10日    2019年10月25日       采       访:陈 浩   任 妍       录音整理:校报记者团  巢岐正 程钰凝 马和麟       执       笔:任 妍             原创·首发·独家       郑荣梁研究了一辈子生命科学,       从生命整体到生命局部,       从生命局部到细胞,       从细胞到分子,       从分子到电子,       他研究了生命的本质,       看到了破解癌症的曙光,       却没能打通最后一公里。  从电子到分子,       从分子到细胞,       从细胞到生命局部,       从生命局部到生命整体,       郑荣梁未能感受到生命粒子在自己身体内的涌动,       却活出了生命价值的鲜活与透彻。       很多年后,回忆起历历往事,郑荣梁似乎仍能看到、进而我们通过他矍铄的目光似乎也能感受到当年北京街头的欢天喜地、北京大学的傲气风骨、兰州大学的坚守踏实、还有那酒泉戈壁的风和日、陇南深山的星与月,它们裹挟着时代气息滚滚向前,这时代气息渗透进每一个细胞里。  1.新中国首届本科生       1931年11月,郑荣梁出生在历史文化古城江苏常州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做布店店员,母亲系小学教师,他在兄弟姐妹5人中排行老三。尽管小时候家庭生活境况比较窘迫,但父母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无论生活多艰辛都坚持供子女读书。也正是在母亲的影响下,郑荣梁从小学习就很好。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解放南京,不久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建国的消息便人尽皆知,但定都何处一时众说纷纭,“老百姓中传言最多的就是北京或南京”。时年他正在备战高考。  六七月间,郑荣梁赴上海参加了北京大学和上海圣约翰大学、赴南京参加了中央大学(后改名为南京大学)的高考,所选专业均为生物。这三所大学都录取了他,只等他选中哪一所了。  九月,新中国将要定都北京并将于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的消息传来,郑荣梁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北京大学,当即着手买票,“想在10月1日前赶到北京,亲身感受建国的盛况”,但是紧赶慢赶,到北京大学报到的日子已经是10月4日,错过了开国大典,这也成了他心中永远的遗憾。  2.读书养家须兼顾       北大学术气氛浓厚,郑荣梁很快就沉浸并融入其中。  “学习更多的是课本外、课堂外的”,因此,上课之余,他每天都扎在图书馆里,大量阅读了各种各样的书,“老师推荐的参考书我肯定都读完了”。  此外,当时的北大就非常重视学术交流,常常邀请各学科领域的国际国内知名专家来校讲学,只要跟学科“稍微有点关系的”,郑荣梁一场都不错过,这也为他开辟了一块接触国际学科前沿的肥沃土壤。  随着学识的不断积累和见识的逐步增长,大三的时候他渐渐意识到“一定要通过实验才能真正得到新知识”,他便主动找到几位老师表达了作为“小工”参与他们的科研实验的愿望,老师们欣然同意。  郑荣梁从培养实验材料做起,逐步掌握了观察、测量、记录、作图等基本研究方法。  到读大学的时候,父母处于半失业状态,家庭经济状况相比之前更为拮据,助学金只能部分解决伙食费问题。为了维持学业并照顾家庭,他现学现卖,把学到的新知识马上改写成科普短文,向《生物学通报》和《少先队报》等期刊报纸投稿。科普写作不但得到了稿费,而且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一举两得。  不仅如此,郑荣梁的学识、人品也得到了《生物学通报》编辑部和《少先队报》编辑部的赞赏,在他毕业的时候争先邀请他到编辑部工作,甚至他已经答应了《生物学通报》编辑部,“当时家里已经艰难到快过不下去了,能到编辑部工作我当然是很愿意的”。  看中郑荣梁的岂止编辑部。  3.新中国首届研究生       在1953年毕业前的分配大会上,全体毕业生集中在大礼堂,老师逐一宣布每位毕业生的去向,“郑荣梁留校攻读研究生”(下转2版)

  • 标题新闻

      周又和教授荣获2019年度“徐芝纶力学奖”  罗洪刚教授入选2019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黄伟教授荣获2019年度“中国地理学会科学技术奖———青年科技奖”  任桂平副教授获第十次李四光优秀学生奖       地矿学院研究生杨涛获国际“Taylor&FrancisAward”奖       兰州大学“文化行者”三项目入选团中央2019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