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务院副秘书长李宝荣一行来我校调研

    国务院副秘书长李宝荣一行来我校调研   本报讯 4月8日下午,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李宝荣一行来我校调研。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周学文,甘肃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张晓军,校党委书记袁占亭,校长严纯华,党委常务副书记吴国生,副校长范宝军参加调研。调研中,李宝荣先后参观了兰大文库、第二留学生公寓、电镜中心、学校配电室等地,详细了解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发展现状、人才培养、留学生教育、节能改造设施与能源监督平台建设等情况,并围绕空气源热泵、电镜中心设备、节能系统的投入使用与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新闻中心)

  • 校友王旭东荣任故宫博物院院长

    校友王旭东荣任故宫博物院院长   本报讯 近日,敦煌研究院院长、我校1986级地质系校友王旭东接任故宫博物院院长。1991年在敦煌研究院从事壁画及土遗址保护以来,王旭东发表论文6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3部,获国家及省部级奖10项,获文化部优秀专家等诸多荣誉称号。获技术专利4项,申请技术专利5项,完成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5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30余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壁画及土遗址保护加固的勘察设计和现场施工,承担国家文物局和科技部下达的文物保护重点研究项目20多项。2014年12月,王旭东任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新闻中心)

  • 为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提供有益探索和借鉴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高端论坛在我校举办为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提供有益探索和借鉴   本报讯 3月30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研修基地(兰州大学)、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兰州大学)、甘肃省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高端论坛。兰州大学党委副书记郭琦、甘肃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董平、甘肃省委宣传部意识形态工作处处长甘博源、甘肃省高校工委思政处处长温攀玺,与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省内外其他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共54所高校的150余名领导、专家学者、思政课教师参加论坛,共同研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理论建设与改革,交流建设经验与成功做法,畅叙总书记讲话精神学习体会与感悟心得。论坛开幕式由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蔡文成教授主持。   董平在论坛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行方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学校思政课各项工作的重要遵循。这次高端论坛的举办是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项十分及时而重要的工作,为甘肃省思政课建设改革提供了成功做法和重要经验。   郭琦在致辞中代表兰州大学对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她从学科建设、理论研究、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介绍了兰州大学思政课建设情况。兰州大学举办此次论坛,就是为了深入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广泛交流高校思政课建设经验、探讨新时代铸魂育人工程,为今后更好地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借鉴。   此次论坛主题包括: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办好思政课的根本保证、有力支撑、深厚力量和重要基础;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创新;坚持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领导;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论坛包括主题报告、主题发言、教学展示三个环节。   根据会议安排,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新平、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冉、兰州大学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学俭做主题报告;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冯雅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汪亭友教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董树彬教授、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胡雪莲、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建华、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淑丽等专家学者作交流发言;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万军杰副教授、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睿副教授、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好副教授、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周一欣等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教学展示。最后,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先春教授做大会总结发言。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中国盲文数字平台诞生记

    中国盲文数字平台诞生记 苏伟  兰州大学 信息无障碍研究中心主任   2019年3月22日,在我校举行的2019人工智能西部高峰论坛上,中国盲文数字平台正式启动,这是我国首例面向中国1700万视障人群、集生活学习工作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   中国盲文数字平台到底有哪些功能?它是怎样服务于视障人群的?在它的研发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平台的未来发展面临着哪些瓶颈?带着诸多疑问,近日,本报记者(以下简称“记”)专访了中国盲文数字平台的主要研发者、我校信息无障碍研究中心主任苏伟(以下简称“苏”)。    一   记:中国盲文数字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苏:主要功能有两大块,一个是翻译功能,能够将汉语、英语、数理化公式、音乐乐谱等翻译成盲文,另一个是资源服务管理功能,能够实现海量文档资料的存储及访问,供盲人阅读。   记:有关这两大功能,具体如何操作,请您谈一下。   苏:就翻译功能而言,操作是非常简单的,以将汉语英语翻译成盲文为例,在翻译框里输入或拷入一段文字,一点击“预览盲文”,我们就能看到翻译成的盲文,再一点击“打印预览”,就能将翻译出来的盲文打印出来。对于音乐乐谱、数理化公式,也都是基本一样的操作。   就资源管理功能来说,操作有点类似百度文库,用户可以上传、下载、管理各种文档,也可以对文档资源进行打分、评论,并可以与好友分享文档。   记:只有盲人可以使用平台吗?   苏:中国盲文数字平台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和优点,就是所有文档书籍不会涉及版权问题。因为根据《马拉喀什条约》和我国著作权法,以盲人能够感知的独特方式向其提供已经发表的文字作品,不需要征得原作者和原出版社的同意,在中国盲文数字平台上,用户可以把最新的、更多的资源放到平台上,所以理论上来讲,平台上资源的增长速度会比其他公共平台的要更快。   平台采用开放式架构,所有人都可注册使用并上传资源。视障者输入残疾人证号后,如果浏览到涉及版权的内容,系统会自动以盲文和语音的形式呈现;而明眼人在浏览到涉及版权的内容的时候需付费或通过其他方式取得版权后方可访问。   二   记:汉语翻译成盲文与英语翻译成盲文相比,哪个更复杂?   苏:汉语。盲块总共有64个,英语翻译成盲文的时候,一级英语盲文中26个字母每个都可以对应到一个盲块上,汉语则做不到,汉语翻译成盲文要经过机器分词、多音字标注、音盲转换、缩写和标点符号校正等步骤,每个步骤都是一个科研难题,所以说如果汉语翻译成盲文的难度是100分,那么英语翻译成盲文的难度可能只有10分。   记:盲人如何将想要翻译的文字或乐谱或数理化公式输入到翻译框里?又怎么输出出来呢?   苏:我们明眼人使用鼠标及虚拟光标定位来实现电脑操作,盲人操作电脑和手机时需借助读屏软件,读屏软件会将屏幕及键盘输入内容通过语音报给他。对于翻译成盲文的内容,盲人可通过两种方式访问,一是点显器,点显器相当于盲人的显示器,点位具有凹凸感,盲人可摸读;另外也可通过盲文刻印机将内容刻印在专用纸张上,然后再摸读。您看这本书,就是盲文版的数学书,内容和咱们九年义务教育通用教材是一模一样的,专门给盲人学生用的。   记:在咱们国家,是否有专门的出版社出版盲文教材?   苏:有,就是中国盲文出版社,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中国盲文出版社人手有限,所以他们只能保障所有盲文课本的出版,而对于教辅书及其他文档资料是存在出版空白的,我国每六万个盲人一年平均占有一种出版物,而每位明眼人平均每年就占有10种出版物;中国残联和中国盲人协会为解决这一难题,委托我们开发了中国盲文数字平台,这是为了解决全国视障者盲文资源短缺问题。    三   记:平台翻译的准确率怎么样?   苏:根据我们的测试,准确率大概在90%到95%之间,对于要正式出版的还要经过人工“三校”。即便如此,也节省了大量前期的工作。以前像数理化公式、音乐乐谱等,都是纯人工翻译的,如果要翻译一首乐谱,翻译人员不仅要懂盲文,还要懂盲文乐谱、五线谱、简谱,这在全国都没有几个人能翻译,所以以前中国盲文出版社真正出版的盲文乐谱非常少,大概一年也就翻译几十首,现在一年翻译好几百首都没有问题。   记:平台的使用是否与盲校的教学已实现对接?   苏:这也是我们正在做的事。因为盲校师资招聘相对困难,所以很多盲校招聘老师的时候并不要求老师一定懂盲文。老师不懂盲文,那么对老师而言最快捷有效的办法就是说出来,学生用专门的盲文写字板和厚纸记笔记,在纸上扎出来,然后摸读,我们叫“正扎反摸”。如果是老师讲课、学生记笔记,这当然没问题;但如果是老师布置作业、学生把作业“扎”出来,这个就要花费较长的时间。现在,兰州盲聋哑学校的老师们借助中国盲文数字平台,把作业自动翻译成盲文,然后刻印出来,老师的工作量降低了,学生也节约了大量扎写作业时间。   四   记:您前面说到的读屏软件可以访问一切网络资源吗?   苏:读屏软件能把屏幕上的内容转换成语音,视障人士只需点击键盘按键,滑动手指或双击屏幕就能获取相关的信息。现在读屏软件的功能已经比较成熟,但有些问题是读屏软件无法解决的。网站和软件代码书写不规范会导致读屏软件读不出信息或读出错误信息,影响盲人的判断,会导致信息障碍问题。   近两年,我们与中国残联、中国盲文协会一起,正在开展信息无障碍相关工作。信息无障碍就是让任何人,无论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地、方便地、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当前我们国家的很多网站、软件、手机APP在开发时并没有考虑盲人访问的问题,不符合信息无障碍的标准,读屏软件就无法读出内容,对盲人而言就是有障碍。   在这方面,现在我们着力开展两项工作,一是从2018年开始,我们和中国残联、中国盲人协会联合策划,一起倡议在全国高校里推广信息无障碍的课程;第二是我们正在研究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全国网站信息无障碍的自动检测系统,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网站进行自动修订,以促进网站信息的无障碍。   记:咱们国家是否有对网站和软件的开发要符合信息无障碍标准的规定?   苏: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标准,2016年中国残联、国家网信办出台《关于加强网络无障碍服务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2017年国务院又印发了《“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在标准方面,有2012年制定的《网站设计无障碍技术要求》和《网站设计无障碍评级测试方法》。但这些标准不是强制标准,现在很多网站并没有做到位。当然,这里面有一些做的比较好的公司,例如腾讯公司和阿里巴巴公司,他们都有专门的部门负责信息无障碍开发与测(下转三版)

  • “甘肃省大气污染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项目实施方案协调会在我校召开

    “甘肃省大气污染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项目实施方案协调会在我校召开   本报讯  4月8日上午,“甘肃省大气污染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项目实施方案协调会在我校召开。甘肃省环境保护厅原党组书记、厅长王建中,项目首席、我校党委书记袁占亭,项目总协调、相关项目组、技术组、项目办、课题组研究骨干等参加会议。会议由项目办主任、我校大气科学学院院长田文寿主持。项目总协调许鹏飞介绍了项目总体协调沟通情况,田文寿介绍了项目进展情况和相关单位组织情况。技术组负责人、各课题组组长分别对项目申报书、课题申报书编制情况进行汇报,各课题组确认并认领项目书中对应的研究内容,并对各课题预算进行评估和优化。项目办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与部署。王建中表示,目前兰州大学各个课题组已经进入实战的准备阶段。希望接下来进一步立足全省,结合国家关于大气污染的考核以及相关规定选择准确的研究方向,形成书面实施方案,坚定加强环境治理和打好蓝天保卫战的信念和决心。袁占亭从思想观念、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各课题组提出要求,并指出下一步相关单位要尽快确定项目任务书,按照“一高(提高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至60%)一低(提高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至75%)”两个方案凝练研究内容;列出所需环境监测数据与气象观测数据清单,实现数据共享;加强内部现有工作基础与研究成果的沟通与交流,共同推进课题项目有效实施。 (新闻中心)

  • 张掖市化学化工学科建设暨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张掖市化学化工学科建设暨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本报讯 3月30日上午,张掖市化学化工学科建设暨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在我校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程津培、吴云东,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校长严纯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杨震,中科院上海高研院研究员孙予罕,我校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刘伟生,广东工业大学教授闵永刚,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副院长孟鸿,甘肃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冯永成,甘肃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傅小锋,甘肃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总督学陈继宗,张掖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秦禾,河西学院院长张汉燚等出席研讨会。会议由张掖市院士专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掖市科协主席周明霞主持。严纯华在致辞中表示,去年张掖市成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这对于甘肃、对西部地区而言是一种鼓舞和激励。兰州大学与河西学院同处西部,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和困难,但在过去的办学历史中不断砥砺前行。近年来我们坚持“三个主动”的工作思路,立足西部、立足甘肃、立足兰州做有特色的工作,今年是兰州大学建校110周年,欢迎各方人士来兰州大学,给我们的工作以指导,相互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新闻中心)

  • 王锐院士团队在绿色精准制药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系列重要成果

    王锐院士团队在绿色精准制药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系列重要成果   本报讯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生活品质的提高,现代科学对于药物的研究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例如对于药物的作用方式和机制的理解要求更加精准,以使得药物产生副作用少,应用效率高;而对于药物的改良和优化方法也要求更加经济,最好能够做到定点经济修饰,高效得到目标药物分子;此外,对于制药方法也需要更加健康环保,发展绿色制药方法。王锐院士团队针对以上制药领域各个阶段的难点和问题,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P2X受体是由细胞外ATP激活的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在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此离子通道作用机制的探索对于精准制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王锐教授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于烨研究员、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服部素之研究员合作研究,结合结构生物学、计算生物学以及电生理等多学科技术手段,鉴定并验证了一个P2X3受体的具有成药性的变构调节位点,该研究成果为以P2X3为靶点的药物设计与发现提供了结构基础。研究成果发表在 《美国科学院院刊》。此外,基于对于药物作用靶点的探索和多年来在多肽药物研究领域的工作基础,王锐教授认识到对多肽精准高效的定点修饰具有重要的药物研发意义,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坚持,终于在此瓶颈技术难点取得突破。王锐院士与教育部多肽药物创新团队成员:基础医学院许兆青教授合作攻关,报道了可见光催化的甘氨酸及多肽中甘氨酸残基Cα-H键的直接烷基化方法,用于非天然α-氨基酸的合成和多肽分子的精准药效团修饰。该方法条件温和,适用范围广,在多肽新药研发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以绿色制药为导向,探索绿色制药新途径对于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意义。探索资源广泛、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合成方法也是药物研究健康发展的基础要求。基于在此领域多年工作的积累,王锐院士与教育部多肽药物创新团队成员:基础医学院杨东旭教授合作攻关,在细胞(Cell)出版社的旗舰杂志Chem总结了此领域的研究工作hem.2019,5,DOI:10.1016/j.chempr.2019.02.002),为探索绿色制药新途径提供了研究基础。 (基础医学院)